反对的声浪此起彼伏,但税制改革终究还是站在人民所认可的立场上的,毕竟这一次税制改革并没有增加富人们的税,只是在如今宽松的税制上管理更加严格一些而已,只要是合法经营,一切权利也依旧会获得朝廷的认可和保护,如果是合法缴税的人,其实这一套税制改革对于他们来说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同时一套更加合理的税收制度其实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无穷的好处,比如说原本可以偷税漏税的企业如今无法偷税漏税了,那么为了增加盈利,他就必须在其他方面做功,同时整个市场所有的公司都按照法律法规教税,那么其他本来好好做事的企业自然也就好好做事,不像以前,大家都把心思放在如何逃税上,却没有人去做真正的产品研发,毕竟研发产品需要花大量的钱,得到的东西还不一定能够推向市场,风险大的同时盈利并不多,哪像现在,只需要雇佣几个会计,做假账,然后在境外开几个公司,就可以每年为自己的公司省去几十万贯的税收,这钱来的着实是快。
在税制改革之前,人们对于利润的争夺往往就是在如何更加高级的偷税逃税上,而如今,徐清将这一条路变得更加狭窄,完全封死是不可能的,逃税漏税只不过是少缴税的一种,避税也能够减少税收,可以说,少缴税的方式是很多的,但总归不至于像现在这么严重,那么大家的心思自然就会放在研发科技上,使得自己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从而使自己的商品成本下降,利润上升,或者是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这才是正道。
而如此之外,资本家们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压榨劳工,这也是包括现代企业们赚钱的一种方式,一是合理避税,二就是压榨劳工,三来则是官商勾结,比如说一些需要竞标的项目,就故意提前泄露最后的底价,然后将这项工程承包给专门的企业,这种事情也是很多的,总而言之,宁愿把钱用在这种事情上,也不愿意多花钱去培养自己的科研队伍,从而通过科技来创造利润。
这种思想虽然在许多跨国企业中已经慢慢出现,但在很多地方性的大型企业,却依旧很少有人会这么思考问题,而法令的出台,便是减少企业其他方式增加利润,把更多心思放在企业的经营上和科技产品的研发上,这些才是更加应该去重视的,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发达国家,中国是没有石头可以摸着过河的,我们的前面只有自己,如果我们不探索一条路出来,要知道,在宋朝的后面,可是有几十个国家正在摸着宋朝往前走呢。
他们的前方是一片坦途,因为所有到蒸汽时代遇到的困难和瓶颈,宋朝都已经帮他们走过一遍了,他们要想成为工业化国家,只要照着宋朝如今走的道路去走就行了,进步自然是非常快,若是宋朝还不赶紧加快科研进度,那么被他们追上只不过是起码的事情,而研究并不能单单依靠国家的科研单位。
这些科研单位,研发能力虽然很强,但是他们的研发,往往只会产生一些技术性特别高的东西,而对于现实社会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他们的成果必须借由商人的手去改造,成为商品从而推广到市场上去,就像是电磁一样,放在实验室里,他也只是一种现象而已,但经过商人们的改造,他就可以变成收音机,电话等收听设备的原理,从而改变人类的生活,将理论进入到生活,这是公司需要去做的事情。
所以徐清也希望通过这种利出一孔的方式,来使得宋朝的企业可以更多的把精力放在产品的开发上,而不是如何给自己的企业省钱,通过一些非法的手段,或者是下作的手段,来减少企业的开支,这么做当然有好处,钱也来得快,但终究不是正道。
而人民对此自然也是支持的,对于百姓来说,朝廷的政策可以说并不过分,甚至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应当的,毕竟朝廷对普通老百姓可从来没有手软过,每一个月的工资,还没到他们的手里呢,就已经被企业交了税,他们也从来没有抱怨过,毕竟朝廷需要税收来支持国家各个方面的建设,对于税收,老百姓也没什么反感,给国家缴税,从春秋战国时代便已经开始了,中国人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大一统政府之下的税收制度。
老百姓赚的钱根本没有这些达官显贵多,但税却是一分钱都不能少,在他们看来,这实在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凭什么这些富豪赚的钱远远比他们多,却还可以偷税漏税呢?如今朝廷制定下如此严厉的税法,自然是让许多人感觉到喜大普奔,在他们看来,这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事情,甚至许多人认为他们如今交的税还是太少,税收应该继续增大,毕竟他们的手中有这么多的钱,再拿出一些难道就要破产了吗。
虽然宋朝的百姓因为自己本身活的也挺好的,所以并不仇富,但对于富豪的厌恶还是很深的,毕竟他们一天赚到的钱,是许多人一辈子也赚不到的,平日里享受特权也就罢了,在缴税上,凭什么他们穷人一分钱也不能少,而这些富人却可以到处吃拿卡要呢?这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
在强大的民意基础之下,反对派们自然也只能做一些私底下的反抗,明面上的反抗是断然不敢的,毕竟他们都是靠名声吃饭的,若是在家乡败坏了名声,别说自己的宗族能不能包容下自己,起码自己的乡亲肯定是会对自己另眼相待的,身为士族,在地方上若是名誉扫地了,那可就是巨大的危险了,毕竟朝廷之所以尊重他们,也跟他们是当地望族有着很深的关系,若是失去了民间基础,那么他们的根基将被动摇,所以明面上,他们自然不敢对赵思銭做什么,只能背地里搞出一些小动作来。
对此,徐清自然也是严防死守,将赵思銭和他的家人全部妥善照顾,不留给反对派一丝的机会,就是这样,依旧有无数的官员在互相的攻防之中断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从中也可以看出,有些人是真的要钱不要命,要想拿他们的钱,简直就是在虎口里拔牙,若不是朝廷如今急需用钱,徐清也实在是不想那么做。
别看如今的宋朝相比起之前富裕了上百倍左右,但对于愈发庞大的帝国来说,钱永远是不够的,尤其是随着用人成本的增加,以及福利社会的搭建,养老金慢慢开始庞大起来,原本每个月支付款项只有几百万贯而已,而缴纳的数量则是几十亿左右,但如今养老金的发放已经达到了两亿贯左右,而缴纳的数量则开始减少,虽然如今还不需要朝廷补钱,依旧可以自行运转,但这件事也让徐清感到警惕。
另一方面,全国的交通建设开始从简单模式进入到困难模式,经过二十年时间的大建设,由朝廷牵头所引发的铁路建设,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基本把铁路网连接了所有平原城市,如今铁路网开始要向着山区进行连接,各个路之间要相互通车,这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原本的铁路网主要集中在华北大平原地区,其他地方是很少有铁路的,因为技术不够,修建铁路就变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大量的丘陵呵呵山地,足以让所有人放弃修路的想法。
但二十年的时间,平原地区的铁路已经完全饱和了,再继续修下去,经济效益将大幅度的减少,而其他地区的铁路需求则是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沿海的浙江,福建和广东来说,就更是如此了,他们背靠大海,拥有巨大的经贸需求,但因为周边都是山地,没有铁路,所以内地的货物想要运送到这些地方十分困难,这就给出货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他们对于铁路的需求已经到了迫切的时候。
这个时候,朝廷自然也必须要考虑到这些地方的需求,将这些经济发达地区联通到整个铁路网中,将彼此之间的商品可以进行大范围的流通,这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情,所以铁路决不能龟缩在这华北的平原之上,更应该向着四周发展,将原本小段小段的铁路互相勾连起来,形成一张辐射全国的巨大铁路网,而这就需要大笔的钱。
虽然在二十年的时间里,经过铁路人的不断努力,克服了许多的困难,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发明创造,从而使得在丘陵上修建铁路成为了可能,但其所需要的花费相比起平原上来说,依旧是成倍的增加,在平原上修建一公里的铁路大概需要三千贯左右,一百公里就是在六十万贯钱,而在山区,修建一公里则大概需要九千贯到一万千贯不等,若是那些温州地形,山绕着山,一圈圈盘山而上的地方,则需要两万到三万贯修一公里,这需要巨大的成本开支。
而朝廷的第一期计划,便打算在今年开工一千两百公里左右的路段,从而将浙江一些较为方便的城市纳入到华北的铁路网中来,同时四川,湖北,广东的铁路向内地进行延伸,这一千两百公里的铁路,需要花费的价钱,若是在平原上,只需要七百二十万贯,而在这种地方,价格就需要翻五到七倍,也就是三千万到六千万贯,而这还只是最为基础的价格,除此之外桥梁的建设,以及人员,如今的施工团队,价格相比起以前要高上不少,同时在这种地方施工,工人的价格自然也比在平原上贵得多,大概需要两千万贯左右的钱,沿线的铁路站台之类的,又是数千万贯的花费,如此一来,便是两亿贯左右,如今朝廷的收入在一百三十亿左右,这笔钱对于朝廷来说,看上去并不多,但其实非常的多了。
因为朝廷的开支最主要的便是教育和国防以及科研,其中教育每年二十四亿左右,国防二十六亿左右,这两样就要占据一百亿,科研经费今年十亿,这三项基本就把朝廷的收入给拿走了三分之二,而其他的人工成本之类的,其实朝廷还是相当拮据的,尤其是国防,最近几年的开支可以说是爆发性的增长。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宋朝穷兵黩武,宋朝也不喜欢雇佣那么多的军队,还要不停的更换武器,这实在是一件很花钱的事情,但没办法,随着工业化的崛起,不少殖民地也拥有了自己的工业,而凭借着这些工业,他们的军队自然也是更新换代,从原本的大砍刀慢慢变成了普及的火枪大炮,在这种状况之下,如果宋朝依旧使用原本的老旧兵器,打败这些殖民地军队就会变得非常费劲,因此朝廷不得已,就必须要连年增加军费和国防科研的开支,从而使得军队可以维持住强大的力量,从而在殖民地上不至于落后。
可以说如今的宋朝跟美国有些相似,在国内的基础建设上投资越来越少,而在对外战争上投资越来越多,这其实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基础建设越好,国内的经济就越发繁荣,但现在的状况却是基础建设的投资越来越少了,去年宋朝在基础建设上的投资还有七亿贯左右,但到如今则只剩下六亿四千万贯,大幅度的缩水了,这实在不是一个经济疯狂增长的国家应该出现的状况,所以徐清必须要增加朝廷的收入,要知道宋朝如今的税收并不狠,即便是最强大的公司,宋朝的税收也只是在百分之十六左右。
个人所得税稍微高一些,最顶层的富人税率在百分之二十左右,但也不高,与现代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若是能够足额上缴,宋朝如今的税收比如不会只有上百亿贯那么一丁点,两百亿贯是起码的,对于这些企业,宋朝有着十分清楚的了解,便是自己的企业,每年的净利润也在十三亿贯左右,这还是自己的企业呢,而像自己这样的企业足有二十家,稍微次一点的也有上百家,至于全国各种企业,那就更是数不胜数了,这么多的企业,他们许多都通过各种方法,避开了缴税,象徐清原本也是如此,十三亿贯的收入,按照税收来看,个人所得税加上商业税和公司盈利税,其中应该有四亿是需要交给国家的,但最后真正进入国家口袋的是多少钱呢?
一亿四千万贯,一半都没有到,这就是宋朝税收制度的水平,也是徐清为什么如此坚定的要改造的原因,宋朝的富人有着很大的潜力,只要压一压,就能挤出水来,而这些水,将会投入到基础建设之中,帮助那些山区和盆地中的人民,让他们的生活富起来,让那些需要背井离乡的人,可以在比较近的城市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这就是徐清的目的。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