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司是在方怀倡议下,于光绪八年在工部新设的一个司。全文字阅读尽在UC电子书()!主要负责勘探和制定修路计划,四年多来,在铁路司的主持下已经将从北京到上海的几段铁路连在了一起,并修筑了京奉铁路、沪杭铁路,虽然这些都是在外国工程师指导下完成的,但毕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甚至培养出了中国自己的铁路公司,奉天铁路局和上海铁路局,像动工不久的京汉铁路就是中国自主修建的。
如今全国大兴修筑铁路之风,甚至有“要想富,先修路”之语流传于民间。各地百姓和新兴的工商阶级也感觉到了现代化交通的便利,原来出趟门经常要走上数月,现在几天就到了。南方的粮食、糖、水果开始成批运往北方,而东北的参茸、皮草、木材在南方也不是难得一见了,南北的货物也因为铁路的兴修开始流通频繁起来,。
一辆别致的马车停在铁路司衙门的大门外,满脸机灵的小德子从车上跳了下来,拉开车门,一身便服的方怀和容闳从车上走了下来。
小德子只给门口站岗的士兵看了看腰牌,方怀四人便施施然走了进去。铁路司衙门是一个三进的四合院,此时院中进进出出都是穿着官服的官员,还有些拿着图纸,说着瞥脚中国话,或是根本满嘴洋文的外国人。所以当方怀他们走进来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人注意他们。
方怀微笑看着来去匆匆和那些大声嚷嚷着与洋人争论什么地官员,他们大多是第一批从外国留学回来的学子。在整个中国已经是最精英的一群。这些学子自幼就被挑选出来,然后父母在一张“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像贩卖人口一样远渡重洋,去到外国。就是这样,也没有一个学子留恋外国的良好条件,全部回到了中国,要知道他们几乎每个人拿到的都是最好的文凭。
这是群可敬的人!
方怀和容闳迈步走进后面的院子,这时一个二十四五岁地汉子急急忙忙迎了出来。“老师你怎么来了?刚才少川说在门口外面看到你。我还不信呢。”
容闳微微笑着,道:“怎么,唐少川在你这里?”
这时,又一个年轻人从门房里走了出来。恭敬地给容闳行了个礼道:“绍仪见过老师?”
容闳点点头,道:“你不是在总理衙门,怎么跑这里来了?”
“回老师的话,朝廷最近不是又打算兴修陇海铁路吗?美国人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话。近日提出交涉,希望能得到修筑权力。恭亲王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自己能修筑,那就不要让外国人插手,但这条路不比京汉路一马平川。尤其是潼关以西,尽是山岭,他老人家恐怕我们技术不过关。所以让下面来铁路司问问。我正好接了这个差使。也顺路来看看眷诚。”
方怀打量着眼前两个人。唐绍仪和詹天佑。这都是后世赫赫有名地人物。詹天佑身体健壮,微黑的脸膛。眉宇间透着一股刚毅;而唐绍仪似乎截然相反,看上去书生气十足,不过从灵动的双眼中可以看出他至少没有读书读傻了。
容闳此时让过身后的方怀,压低声音道:“你们两人快来见过皇上。”
詹天佑和唐绍仪听了猝然一凛,赶忙上前见礼。排开身份地差距,对这位有着传奇色彩的少年皇帝,他们也是仰慕已久。兴工商、改科举、办幼学、重科学,原本这些只在他们想象之中的事情都被他做到了,而且还建立了一支连外国报纸也惊称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甚至打败了西人眼中地强国法国。
方怀轻轻摆了摆手道:“朕不过今日得闲来这里看看,你们不用多礼,该干什么干什么。”说着方怀看向詹天佑道:“你对陇海铁路的事情怎么看?”想法,而原本被冷落地京乌铁路和龙海兰新铁路被重新拿出来讨论,最终决定在一年后先开始修人口密集,对铁路交通要求较高地陇海路这一段。
詹天佑看了看容闳一眼,容闳微微点头,詹天佑这才道:“我大清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
方怀微微笑道:“那如果我们自己修筑有把握吗?这么复杂的线路,没有外国人帮忙,一切都得靠我们自己,做得到吗?”
詹天佑抬头道:“此非是做与不做地事情,我大清疆域何止万里,多数省份未通铁路,所需修建之路
且有西藏、蒙古、这样险要之处,若是遇到难修他人,一旦西人刁难,我当束手无策。臣于外国留学之时,尝闻西人将铁路比作人体命脉,如若铁路皆由西人所建,则不肆命脉尽陷敌手。唯有以我自己之财力与人力修建铁路方为正理。”
对詹天佑的看法方怀深以为然,不过陇海事关新疆的局势,虽然中国和俄国现在正处于蜜月期,但方怀知道这一切只是建立在英国这个共同威胁和青岛港这个巨大诱惑之上。俄国对新疆、蒙古、东北的土地有着极大的野心,而中国在这三个方向上同样有故有的领土。一旦英国这个笼罩在双方头上的阴影散去,两国迟早会有一场决定领土疆界的战争。这是两个国家的民族习性和体制所决定的。不管是在新疆和蒙古还是在帕米尔高原和西伯利亚,双方都无法驻扎太多的兵力,这些地方的经济条件养不了太多的兵,驻兵多了就是对国家的负担,所以争夺的关键就在于谁能先把兵力增援上去,那么谁就获得了决定性的优势。
方怀紧紧看着这时才二十出头的詹天佑:“如果由你主持修建,你要用多少时间才能修完。”
詹天佑这时微微一愣,旋即道:“这个臣必须到实地勘测过以后方能答复皇上。”
方怀欣慰地笑了笑,这确实是个人才啊,有才华而不使稳重。“是朕问得鲁莽了,那朕给你一年时间,你去寻找答案,找到了再告诉朕。”
詹天佑闻言,眼中先是闪过一丝兴奋,然后便满是坚毅的神情:“臣绝不辜负皇上的信任。”
方怀拍拍他,道:“你尽管去干,你这是为我大清开陌,为我中华兴壮举,即便出了问题,朕也绝不怪罪。你说的对,我大清必需要有自己修建铁路的人才,这个重任首先就压在你身上了。”
方怀此时转过头看向唐绍仪,这个后来成为民国第一任总理的人,曾经为推翻西藏与英国签订的《拉萨条约》,挫败英国把西藏分裂出去的阴谋立下过汗马功劳。“你是强学会的会员?”
“是的,皇上。”唐绍仪没有想方怀是怎么知道的,只是低下了头,虽然深受欧美思想的影响,但这么做到底违背了“君子不党”的信条。
方怀饶有兴趣地道:“你认为他们的主张可行?”
唐绍仪见皇上没有怪罪他身为朝廷命官,私自结党,又见方怀一脸笑容,遂大着胆子道:“臣以为,上若以此辅世,可谓良药之方;下而以此储才,可作金针之度。广办报纸,以使下隐可以上达,方可对大小官员起监督之用,以劝善惩恶,兴利除弊;改革官员选拔制度,官吏由民选产生,淘汰冗员和年老让贤;重视西学,改革科考,发展教育,则可培养天文、地理、格致等新式人才;以商立国,以工翼商,方可厚集国本。”
唐绍仪一番话条条都是方怀已经实行的改革之举,既让方怀欲辩无力,又变相地拍了方怀的马匹,方怀不由笑了笑,难怪这家伙能在袁世凯和同盟会之间两边吃香。“理藩院管着我大清所有属国,李鸿藻有些老了,要个人去帮他打理打理。怎么样,愿不愿意去那里帮朕?”
唐绍仪一听,立刻谢恩,现在他不过是六品的郎中,别说去理藩院肯定比这高而不低,就是平调,得了皇上的赏识,那也是个前程似锦啊。
方怀一边与唐绍仪和詹天佑谈论着,一边朝里走去。今天又找到了两个出类拔萃的人才,让方怀十分高兴,不过他怎么也不想到他会遇上第三个。
铁路衙门里所有人都忙得不亦络乎,铁路运营、各地修建的工程、新铁轨和火车头的购买事宜,就差没纸片满天飞了,却有一个人坐在书案前悠闲地在那里看书,看的还是一本《大衍集注》,而周围的人虽忙却丝毫没有打搅他请他帮忙的意思。
方怀微微一指,对詹天佑道:“此是何人?”
詹天佑此时也轻声道:“此人乃是衙门里的一大怪才,举人出身,后来捐了候补道员。朝廷设置铁路司之时,他被调到这里,管着文案签发之事。他与其它人同样多的事,总是他提前许多做完,且从不出错,后来别人不服,便与之掉换,仍是他快许多。姓杨,名士琦。”
“杨士琦?”方怀听了大吃一惊。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