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江南之行

    达维多夫详细地对松筠说道:“首相先生,我现在从北京回到莫斯科就需要大约四个月的时间,回到莫斯科之后把结果禀报给我国的沙皇陛下,然后再由他下达命令进行生产,这中间大约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生产出这些武器大约要一年的时间,然后再运到这里,总共算起来两年的时间都未必够。另外你们大概也知道,南方的叛军在使用西方的武器时都要排成线『性』队形,这是必须的,你们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熟练掌握这些武器。因此,这段时间是很漫长的,你们一定要坚持住,不要在我回来之前就被叛军打败。”

    松筠送走了达维多夫,就来向嘉庆帝汇报。听说要那么长的时间才能拿到洋枪洋炮,嘉庆不由得也紧皱眉头,他想了想,对松筠说:“你们军机处是怎么想的?咱们到底能不能挺过两年?”

    松筠说:“目前,我蒙古铁骑正在苏北、河南一带巡弋,逆贼畏我铁骑,始终不曾派大军交战,双方偶有些零星交手。由此可见,蒙古骑兵还是很管用的,不过,据探报,逆贼正在四处购马,准备组建骑兵,不知道他们的骑兵到什么时候才能成军,也不知道他们的骑兵会有多强的战力。”

    嘉庆叹了口气:“唉,还是尽人事而听天命吧。如今国事繁重,兵情危急,今年朕就不去承德避暑了。”

    松筠说:“陛下圣躬康健乃天下第一要务,如今逆贼的骑兵尚未练成,轻易不会开始北征。北京的夏季暑热难耐,陛下龙体要紧,还是到承德避暑山庄去调养为上啊。”

    嘉庆说:“朕的心里也不知怎么搞的,总是不踏实,总是觉得好像要有什么塌天的大事发生一样,就是到了承德,朕也睡不安稳啊。对了,洪亮吉应该到江宁了吧?也不知他能和龙汉青谈成什么样子。”

    再说这洪亮吉到了南京之后,就被程允中客气地安排到了迎宾馆中,盛情款待,就这么过了两三天,程允中始终不提谈判的事。洪亮吉便对程允中提出要见总统,程允中说:“龙总统最近非常忙碌,你稍等几天,他一定会见你的。这几天,你没有事,不妨在南京到处走走看看,如今的南京变化可大着呢。”

    洪亮吉只好耐心等待,他换上了青衣小帽,拿着折扇,在几个侍从的陪伴下到南京的街头去闲逛。他是坐着轿子从下关进的城,当时并没有仔细观赏街景,现在四处一看,果然是与以前大不相同了。

    最显著的变化是街上的男人们脑后都没有辫子了,洪亮吉等人悬着辫子在街上走,显得格外醒目。上一次洪亮吉来的时候,街上留辫子的男人还很多,而龙汉青显然不会采用什么强制措施让大家剪辫子,这辫子是大家自己剪掉的,这就意味老百姓都对共和国充满了信心,大家不会再留着辫子防备清兵打回来了。

    南京街头的另一个变化就是外国人显著地增多了,有很多洋人在街头走过,甚至有一些穿着袒胸『露』背的长裙的洋人女子经过,而南京人好像是见怪不怪,并没有好奇地围观,甚至有些中国人也开始学习洋人的打扮了,有的中国人戴着洋人的高礼帽,有的上身穿着洋人的西装下身蹬着中国的布鞋,千奇百怪,无所不有。

    在街边的店铺里,洋货随处可见,钟表、皮鞋、衣料、眼镜、烟草、玻璃杯等等应有尽有,还有很多西洋『裸』体画,也都被当成了稀罕物摆在那里出售。

    洪亮吉等人信步行走着,忽然听到街边传来了书声朗朗,初一听以为是开蒙的学童在背诵《三字经》,但仔细一听,怎么内容不对呀,他走到街边的房子旁边侧耳细听,只听得里面的孩子在朗诵道:“……哥伦布,驾巨舟,向西行,见美洲。麦哲伦,环球游,身虽死,名不朽……”

    噢,原来南京这里不再把四书五经当成唯一的课程了。洪亮吉不由得又想起了目前依然死气沉沉的清廷,本能地感觉到他们已经没有希望了,而在这里,到处都是生机勃勃,充满了朝气,这里才真正代表着中国的未来。

    洪亮吉默默地向前走着,忽然发现街上有些『骚』动,有人在奔走相告:“喂,快来看啊,快来看啊,快来看洋进士啊!”

    洪亮吉一愣,怎么还有洋进士,洋人也能通过中国的科举?他忍不住想看个究竟,便快步向前,跟着人流一起向前涌去。走着走着,他跟着人群来到了一个广场,只见在广场上搭起了一个高台,台上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欢送赴英留学生壮行仪式。

    在台子上面,有人正在大声讲话,说的是什么洪亮吉也听不清楚,他只好尽力向前挤去,终于能听到台上的人在大声说道:“下面请彭冠英先生讲话。”

    只见一个英俊的年轻人来到了台前,对着台下大声说道:“各位南京城的父老们,今天我们在这里欢送一百名学子赴英留学,这是咱们的第一批出国留学生。将来都会是咱们国家的栋梁之才。有人说他们是洋进士,我看也有几分道理。有人要问了,咱们为什么要派人到英国去学习呢?为什么不再依靠咱们的四五五经了呢?这是因为英国比咱们先进,比咱们强,因此咱们就要向它学习,学习它的科学技术,学习它的先进思想。咱们共和国为什么能打败清兵,为什么能占据江南,就是因为咱们掌握了一些西方先进的东西,所以咱们就打胜了,而那个清王朝呢,他们抱残守缺,不思进取,因此他们就会失败,就会灭亡,他们的灭亡是迟早的事……”

    彭冠英在台上慷慨激昂地讲着,洪亮吉在台下听得入神,他现在完全明白过来了,清王朝之所以打败仗确实就是彭冠英说的这个缘故,他的心不知不觉地已经和彭冠英相契合了。

    正在这时,忽然有人在后面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回头一看,原来是程允中。只见他笑着说道:“龙总统有急事要到上海去,他也请你也去上海,有什么话就在那里谈好了。如果你愿意,明天咱们就乘船去上海。”

    洪亮吉说:“客随主便,我去上海也是应该的。”

    于是,第二天,程允中陪同着洪亮吉在下关坐上了一条客船,直奔上海而去。洪亮吉在船上一边看着风景,一边对程允中说:“龙总统到上海做什么,不知是否可以相告啊?上海本属松江府,乃是一滨海小县,何劳龙总统打假惠顾。”

    程允中笑道:“如今的上海可是今非昔比了,现在没有什么松江府了,只有上海市,上海已经把松江府给吞并了。如今的上海各国商贾云集,繁荣得很,龙总统说一千多年来,南京一直是江南第一大城,但是现在这顶桂冠就快要被上海夺走了。龙总统这次到上海,是为了参加英国人开办的第一间机器纺织厂的开业庆典的。”

    洪亮吉说:“机器纺织?什么叫机器纺织?”

    程允中笑道:“到了那里,你就知道了。”

    第二天,他们来到了上海,客船停泊在了苏州河内。程允中陪着洪亮吉下了船,乘上了一辆四轮马车,向前赶去。程允中说:“洪大人,你看这西洋马车还不错吧?等一会儿你再看看上海的街景,那就更让你吃惊了。”

    马车向前驶去,很快一条街道就出现在了洪亮吉的眼前,这条街上的道路都是用石块拼成,平整通畅,街道两边都是他前所未见的古怪建筑物,程允中告诉他,那都是西洋式的建筑,与中国的房屋大为不同。

    洪亮吉再向街边看去,只见这里好像到了番邦外国,满街都是洋人,不仅有高鼻深目的白皮肤洋人,还有不少肤如漆炭的黑人,大家都穿着各『色』的衣服在街上大摇大摆地行走着。再看街道两边到处都是店铺,很多店铺还都挂着曲曲弯弯的洋文招牌。在这里做生意的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家家都是生意兴隆。

    马车又来到了一个地方,只见这里有一道围墙,将很多房屋圈在里面,有很多根烟囱正在向外冒着烟。程允中向那里一指:“这就是那所工厂。”

    马车停在了工厂前,程允中和洪亮吉下了车,门口有一个身穿长衫的中国人迎候了过来。程允中问道:“龙总统已经走了吗?”

    来人说道:“总统已经走了,留下话说请程先生带着洪大人到迎宾馆去说话。”

    程允中说:“咱先带着洪大人在这里走走,你在前面带路。”

    那个长衫客便在前面带路,领着程、洪二人走进了工厂。一进工厂大门,洪亮吉就听到了轰隆隆的响声,好似滚滚的闷雷,又好似不绝的『潮』水。那个长衫客说:“这是蒸汽机在工作,请跟我来看一下吧。”说着,他就领着大家进入了一间高大的房屋。屋子里有一个好似炉灶的东西,不过却是铁质的,只见它的炉膛里红光闪亮,炉火正旺。在炉灶的旁边有一个巨大的铁轮在不停地转动,铁轮带动了皮带,皮带带动了旁边一架巨大的织布机,只见织梭不停地自己来回穿行,哗哗地响个不停,随着它的穿行,眼见得一匹白布正在不停从机器里面吐出来。

    程允中对洪亮吉说:“这就是蒸汽织布机,别的车间里还有蒸汽纺纱机。现在这台织布机一天就能织出十几匹布,比人工快了百倍。”

    洪亮吉都看傻了眼,他万万想象不到世界上居然还有这种东西。程允中和那个长衫客领着他在工厂里到处看了一遍,看得洪亮吉心悦诚服,不得不赞叹洋人确实有过人之处,真的应该好好学一学。

    看完了工厂,程允中就带着洪亮吉来到了迎宾馆,在这里,我接见了他。

    一见面,我就对他说:“洪大人,在上海到处看了看,有何感想啊?”

    洪亮吉说:“大开眼界,大开眼界呀!想不到世界上居然还有如此奇妙的机器,能胜人力百倍。洪某可算是没有虚度此生啊。”

    我说:“如今在欧美各国,有很多科学家已经开始研究如何让蒸汽机来驱动船舶、车辆,要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看到蒸汽机船和蒸汽机车了,到了那时,从北京到南京只需要三四天的时间就可以到达,再也不必像现在这样一走就是个把月了。”

    洪亮吉笑道:“如果真是这样,那可是太好了,送一封信来回也不过七八天,比六百里飞骑还要快了许多啊。”

    我说:“科学家们还在研究电学,尝试着用电流来传送书信,过些年等着电报研制成功,那边一发报,这边立刻就能收到了。”

    洪亮吉说:“真能如此吗?龙总统该不会是说笑话吧?”

    我说:“肯定会如此,世界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像这满清王朝,他总想着千秋万代把自己的家天下传下去,这可能吗?做不到的,时代的发展也不会答应他们。”

    洪亮吉说:“虽然如此,但是弭兵止战,避免生灵涂炭总还是好事。如今朝廷有意求和,不知龙总统对此有何看法?”

    我笑道:“现在想起来求和了。上一次你来的时候可不是这样,那时候你可是来招降我的,现在你们打不下去了,就想求和,我会那么傻吗?”

    洪亮吉说:“只要能和,条件都好说。皇上的意思是,如果能保住大清的法统,那么实在不行就退回到关外去,这也不是不可以商量的。”

    我说:“退到关外去?等着休养生息好了,你们再杀回来是不是?”

    洪亮吉说:“哪里还会有这种事啊,皇上只求能保住一片残山剩水就心满意足了,不会再有它求。”

    我说:“关外也原本是我中华的土地,就拿沈阳来说吧,那以前也是大明的一处府治,结果被满人占去,变成了什么盛京,你说我能不把它收回来吗?”

    洪亮吉说:“龙总统,难道你已经决定要以武力一统天下了吗?”

    我说:“是的,而且我也不瞒你说,现在我们的北伐大军已经上路了,正在向着北京杀去。我前几天没有接见你,就是因为我在忙这件事。”

    洪亮吉大惊:“贵军已经开始北伐了?但是我这一路前来,并没有看到什么军队在开进啊?难道你们的大军竟能昼伏夜行,瞒过一路上百姓的耳目?”

    我哈哈大笑了起来:“我们不从陆地上走,你当然就会看不到了,老百姓同样也看不到。我告诉你吧,我们的北伐大军是走水路,是从海上过去的。”

    “啊,从海上走?”

    “是的,我们的北伐大军在萧天云的指挥下,乘坐着几百条大船,从舟山群岛出发,一路北上,直奔渤海,然后在天津一带登陆,随后直扑北京!”

    洪亮吉惊呆了,他万万想不到共和军竟然会从海上来攻打北京,在他的脑袋里是完全没有两栖作战这种概念的,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海上也可以进军。他愣怔了半晌,这才说道:“这,这,这岂不是兵行险招?”

    我说:“是的,是有些风险,最大的风险就是如何在海上编队航行,如何顺利登陆。为了筹备这次进攻,我们准备了很长的时间,把大约两万余人都秘密地集结到舟山岛,在那里进行航海训练,登陆训练,同时还要派人把天津塘沽一带的水文地势都搞清楚,确实是非常麻烦啊。不过,有所付出就会有所回报,我们出奇兵从海上进攻北京,可以绕过清军布置在河南、苏北的大批骑兵,可以打嘉庆皇帝一个措手不及,可以更快地统一全中国,因此,我们做出的努力都是非常值得的。”

    洪亮吉说:“龙总统,既然如此,那咱们就没有必要再谈什么了,我岂不是白来了一趟?”

    我笑道:“我并没有邀请你来嘛,不过你来了也对,像你这样一位学问大家如果在北京,兵荒马『乱』之中有个什么闪失,那也是中国学术界一大损失。你来了也好,就留在这里不要走了,想要回去的话,等我们打下了北京再说。”

    洪亮吉叹了口气:“看来,我只能从此退居林下,南窗耕读了。龙总统,我洪某人也为清廷出过不少力,你真的能放我一条生路吗?”

    我说:“没有问题,我正在筹建中国的第一所大学,具体应该设在南京还是北京,我还在犹豫之中,不过我肯定会聘请你担任大学的教授,让你来教书。”

    洪亮吉说:“感谢龙总统宽宏大量,只是我对于西学一窍不通,如何能当得了这个教授啊?”

    我说:“你教不了西学就教国学好了,这词章考据之学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今后还要继续发扬光大,因此你洪先生还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回一八〇〇年不错,请把《重回一八〇〇年》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回一八〇〇年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