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康老的不合作,文元摆出一副有理有据的样子说道:
“两位前辈,这蜡纸刻印,买纸、制钢板一应器具,总计用了十七贯钱,花的可都是扶婆婆资助的那二十贯钱,只是没有花完而已。此外白蜡也是两位前辈提供的。两位前辈又是出钱,又是出物,康老还专门到西厢亲自指导油印,故而,这蜡纸刻印一事,二位前辈出钱出力,可谓居功至伟。”
文元所说,除了指导一词,其他却是半点都不假。此前文元代表茅庚与扶婆婆以及扶国金一番商谈,扶家先投入20贯钱是入门条件,还得提供白蜡,然后茅庚就帮扶家炼铁,约定铁价上升部分七三分账,扶家得七,茅庚得三。
康老闻言,赶紧撇清:
“老夫只是去看看,哪里谈得上指导!”
文元眉头一蹙,肃然道:
“表兄此番考虑,也有自己的苦衷,两位前辈须得体谅些才是。两位前辈试想,我表兄年纪轻轻,又是归正人,要说这两项技艺是我表兄所创,又有谁能相信!难免有人会猜想这是在金人那边学过来的技艺,到时只怕非但难以博得美名,在大宋这边说不定还会传言纷起,说我表兄抄袭金人技艺当作自己所创,沽名钓誉,反为不美。而反过来要是说康老所创,别人断无怀疑之理,这却是帮了我表兄。表兄以为,年少风头大盛,只怕遭人忌恨。表兄尚且指望博取科场功名,也怕人背后说道,坏了清誉,大是不利于功名之途,而于康老,则并无此忧。至于将来凭此技艺赚些钱财,表兄那里多分一些也就罢了,表兄要这个虚名倒未必是好事。”
康老听文元这一通说辞,也觉有些道理,但心中只觉不妥,仍是摇头。
文元心说老先生真是固执,只好继续游说:
“据小子所想,这黑板粉笔与蜡纸刻印,乃是传授课业、传道解惑之妙法,要是天下官学、私学皆能用上这等妙法,实在是造福天下学子之好事。以康老仁心,当使这等妙法能够尽早推行天下吧,但要是围绕此事传出诸多不利谣言,只怕于推行天下大为不利!小子以为实不宜冠以表兄名义,而委实应以康老名义为妥,难道康老只是计较于琐细之事,而不以天下苍生为念么!”
文元这是拿大义来激康老,康老闻言,也不答话,只是默然。
文元见状,将扶婆婆拉到一边,小声道:
“扶婆婆,康老有时未免固执了些,此事本是一件好事,既能帮着我表兄,又能造福天下,还有一宗,若是扶婆婆夫家闻知康老有此仁心妙术,我料他们必会许你和康老的儿孙来此团聚,如此三全其美之事,小子以为万不可拘泥小节,还请婆婆深思!”
扶婆婆听到这里,儿孙之事触及她心底最柔软之处,这些年她无时无刻不在牵挂两个儿子以及他们的家庭,心中一酸,痛下决心道:
“此事老身来劝他,文小哥你先回吧。”
康老几十年与两个儿子缘悭一面,说不记挂儿子那自然是假的,于是康老最终让步,但仍是不肯专美,最后议来议去,便设定这两项发明是一个合作的产物,康老为主茅庚文元为辅,是共同创作的结晶。
编一本教材并不容易,茅庚的《算术》事实上也是合作的产物,茅庚当然是绝对的主编,不过学生王云志以及王家三姐妹都友情客串,帮助做了许多辅助性的事儿,茅庚确保每天刻四张蜡纸印刷八个页面的速度,当然是无法在开课之前将教材编印完,不过不要紧,讲课的速度不会快过编书的进度,那就先不装订起来,发几页书稿就讲几页书稿的内容,等到页数够了再装订成册也不迟。
天气已经越来越热了,夏日的蚊虫实在是猖獗,连续三个晚上熬下来,连茅庚这样的体魄也觉得有些打熬不住。
幸好实际到校的学员只有七十三个,有十一个人原本报了名,最终却并没有到,让茅庚感觉到一阵轻松。
这一日,苏致义来了官学,并带了罗氏和罗娟一道前来,不过却没有看到苏致妍。对于苏致妍没有同来,茅庚感到有些失望。
听贺先生说茅庚真的能够让泥巴变石头,罗娟就闹着非要来看看泥巴变石头的戏法,苏致义拗不过这个小萝莉,只好带她来这里,结果茅庚不得不现场演示了一遍,倒是赢得了罗娟小萝莉的崇拜。
贺先生带走罗氏和罗娟后,苏致义却留了下来,茅庚让贺先生带话给苏致义说有事相求,苏致义是看重茅庚的,如今茅庚夸下的泥巴变石头竟然不虚,苏致义直觉茅庚搞的这玩意可能很有前途,更是要与茅庚沟通一番。
苏致义笑道:
“茅哥儿真是好本事,听贺先生说及,你在那黑板上写白字教算学的法子极是不错,如今弄一堆粉和石子拌起来,加上水竟然真的弄出了‘泥巴变石头’,茅先生不简单呐!”
茅庚连忙纠正道:
“这黑板粉笔之事,黑板是小可想出来的不错,不过,粉笔却是---那个康老教我做的,这功劳可不能算在小可头上。”
苏致义笑道:
“倒没有见识过康老有这样的本事。”
茅庚笑道:
“文元,不如你来说一说康老。”
两人早就对好了台词,当下文元朗声道:
“苏大人走眼了,康老实在是深不可测的高人呐!前年康老就指点他的妻弟放养白蜡虫,采集白蜡,这些天见我表兄来不及准备《算术》课本,又热心指点了一个法子。苏大人是知道的,我表兄教的《算术》与别家所教大不相同,官印的《九章算术》做不得用,故而需要专用的课本,奈何实在赶得上刻板印刷,再说刻一个版也不是三两个钱可以刻成的,于是康老便想了个变通的法子,指点表兄用那蜡纸刻字的法子来印刷,苏大人请看,用这法子印出来的书稿,好像也不错。苏大人评价评价,如何?”
苏致义接过书稿,一看整齐的一笔秦体字,印刷的效果竟然很是不差,于是赞道:
“果然不错。”
忽而质疑道:
“文小哥儿休要蒙我,茅先生到此第一天就跟家父要黑板石膏,哪里有康老甚么事儿!依我所见,这两样必是茅先生想出来的,不知为何却非要说是康老指点。”
茅庚明知苏致义这一关怕是过不去,因而直说道:
“此事确是请教了---那个康老。再者,苏大人,康老昔年娶了扶家女子,如今晚景凄凉,若是黑板粉笔和蜡纸刻印两件事---能为康老带来尊荣,致使康老一家儿女团聚,也是一件极圆满之事。”
文元也在一旁附和:
“是啊,苏大人,小子也惟愿康老与扶婆婆一家有一个合家团聚的圆满结局,若是康老晚年因这两样事传出一个好名声,很可能天下人就再也不会觉得汉家男儿娶瑶家女子有什么不妥,汉瑶之间结亲或许从此就不须再有忌讳,如此一来,就比如小子,将来哪怕与那顿家小妹成亲,也不至于误了科场功名之事,岂不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苏致义一听,文元说与那顿家女之事,当即便想到苏致妍和茅庚,那日茅庚分明对致妍有意,致妍至少并不讨厌茅庚,嗯,这么说,倒是对苏致妍将来嫁与茅庚也很有益处,且由他,既然是好事,不妨睁只眼闭只眼就是。
茅庚又适时抛出一个橄榄枝,说只要水泥硬化不出问题,便邀请苏家一起做这水泥营生,茅庚讲了水泥的诸般用处,苏致义当然是满心欢喜,更以为这是为迎娶苏致妍送给岳家的一份厚礼呢!
------
四日之后,新化县衙,后堂,许县令拿着一叠纸,晃了晃,问对面的宋教谕道:
“这《白溪学刊》,想必先生是知晓吧,这《白溪学刊》上将这位康余梁老先生写得情深意重,又博学卓识,还发明了两样了不起的东西,这人如此有本事,此前却从未听先生提起,却是为何?”
那宋教谕自然是知道《白溪学刊》的,这《白溪学刊》乃是白溪官学用来教书育人的辅助印刷物,比如说明为何要用阿拉伯字母以及横排之类,只因有了蜡纸刻印,随时便可印刷一期。可今天这期《白溪学刊》,自己也是刚收到,正看时,许县令就差人来请自己,当下不及多想,连忙解释道:
“这康老先生此前是个书痴,在教书上并无甚么声名。不过,下官前日去过白溪,听了康老先生用黑板粉笔讲了一段《论语》,康老先生一边在那黑板上书写,一边讲解,讲得中规中矩,下官也觉奇怪。问了情况之后,这才知道康老先生这两年耳背得厉害,眼也花得厉害,再也不能象从前那样教授学生,康老先生便潜心琢磨,最终琢磨出这黑板粉笔的法子来,又让初生牛犊不畏虎的茅庚先试了试效果,一看果然不错,康老先生于是重执教鞭,再执教鞭时听说颇受学生欢迎。”
宋代的教学主要是“学问”方式,一学一问,大多数时间是背诵和答疑,互动的成分太多,康老耳背,便无法胜任那种互动式的教学,但是有黑板和粉笔,康老就焕发了教学的第二春。
许县令笑道:
“呵呵!这《白溪学刊》上就是这么写的,这洋洋洒洒上万字,都是写康余梁的,这康老事迹,一开始有指点放养白蜡虫采制白蜡之事,之后由白蜡而制蜡纸,由制蜡纸而思及刻蜡纸印讲稿,传道授业能做到康老这么呕心沥血,着实不易。这上边写的,康老年少时风流倜傥,是才子一类人物,不论是瑶家女子还是汉家女子,都爱煞了这位少年康郎。呵呵,可最终康余梁竟然娶了瑶家的扶国香,唉!不知断了多少女子相思,‘自古多情空余恨’,嗯,这里写得到位!唉!也是好一段风流情事,可叹,亦复可感啊!”
宋教谕也附和道:
“正如这《学刊》所写,这康老,少年时是情痴,后来是书痴,如今是教痴,真痴人也!”(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