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害人不浅

    “然后就改名叫麒麟山了?”

    唐晨觉得这个逻辑有点问题,但考虑到古代那种重男轻女的社会习俗,倒也说得过去。

    “不不不,要是单单是送子的话,还不如去拜观音。”曾老笑道,“故事还有后半截的,后来这个娃娃长大了之后,才思敏捷,才华横溢,最后中了状元,连史书都有记载。好像是叫林亨,对吧?”

    二哥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元朝状元林亨,确实是我们这一带人士。元代至正三年,林亨登进士第,举殿试第一。时年53岁,居官朝请郎,顺帝为其知天命之年,仍效忠朝廷,赐他返乡‘跑马圈山,谷皮镇海’的辖权,收取地租作为晚年俸禄。六年后辞归故里,隐居龙华宝幢山下至寿终。林亨逝后,葬于锦山屏山。明知县为其建状元坊,立在学士里,并建祠奉祀。”

    唐晨一愣:“啥,这……我记得老师说过,元朝时候是没有科举的啊?!”

    二哥眉头一扬,怒斥道:“你看看,你看看,又一个被现在教育毒害的学生。什么叫元朝没科举,你了解过元朝吗?别的不说,就说现在这个教育,这个教材,就是一群狗屁的砖家,凭着自己的想象,就胡编乱造,荼毒了多少学生?真的害人不浅!”

    他越说越是激动,曾老和四哥连忙按住了他,齐声劝他消消气。

    曾老苦笑着说道:“唐师傅啊,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在我们这,从小就知道元朝是有科举的。我想唐师傅你这个‘元朝没科举’的印象,应该是来自那些文学史书籍。有些文学史在叙及元代文学,尤其是元曲的兴旺发达时,往往认为,正是由于元朝统治者对知识分子的不重视,不行科举考试,才使得有才华的知识分子转向文学,尤其是元曲、杂剧等的创作。这种结论下得也有点过于绝对。

    元朝并不是对所有的知识分子都不重视,只是对那些喜欢以“诗、词、歌、赋夸示于人”而又不懂经世之术的知识分子才真的不重视。崛起于漠北的蒙古英雄们在入主中原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仍‘质朴少文’,这就无形中断了那些诗人、词人们的一条晋身之路。这些失去了晋身机会的诗人、词人们当然要不满当时的统治者。这种不满意被民族主义者加以利用,遂演化成了感情色彩极浓的‘儒不如倡’的牢骚,才有了元曲中的嬉笑怒骂。

    一般的史学著作或工具书,在谈到科举制度时前举唐、宋,后举明、清,很少提到元朝,遂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元朝根本就没有举行过科举考试,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唐晨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其实这史书本来就是胜利者书写的,也很正常,毕竟元朝是蒙古人的统治。”

    曾老颌首说道:“没错,这都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理作怪。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实行统治的全国性政权,辽、金、五胡十六国虽然也是‘蛮夷’之人当皇帝,但他们所辖国土毕竟只是中国领土之一部,‘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民族文化矛盾不是很激烈,至少没有达到白热化的程度。而元朝的知识分子面对的却是‘天下乌鸦一般黑’的现实,至少他们自己心理上是这样认为的,与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相比,元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大多汉文化水准较低,所以,一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觉得自己‘不才君主弃’,忍不住要发一点牢骚。

    若是从太祖铁木真就任成吉思汗算起,到元太宗时,已经有三十多年间未曾开科取士,太宗以后到元仁宗,近八十年间又停科不取,虽然高层决策者中有不少人力主重开科考,但那些莘莘学子们却并不了解这些高层机密,他们看到的只是‘士无入仕之阶,或习刀笔,以为吏胥,或执仆役,以事官僚,或作技巧贩鬻以为工匠、商贾’这些怪现象,所以才发出‘八倡、九儒、十丐’的牢骚,后世有读书不求甚解而又喜欢惊世骇俗者遂因之‘推导’出元代从未举行过科举考试。

    虽然中国的科举考试早在隋文帝时就已开始实行,但到清朝末年它‘寿终正寝’时,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却并非每个朝代都不断地开科,每个朝代即使开科取士,往往也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元代只开德行、明经二科,考试的范围似乎小了一点,但却绝非‘前无古人’之举,隋代刚实行科举考试时也只有‘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不能以所开科目的多寡定其优劣。

    我们不否认元朝以马上得天下,起自漠北,开国之初有相当一段时间没有举行过科举考试这一事实。但我们也应承认元朝中期以后,有过每隔三年便考选一批士子的历史。纵观元代开科取士的历史,我们发现,知识和人才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朝代都不存在着‘文化沙漠’,文明进程也从未中断过。任何一个朝代的任何统治者只要他想把天下国家治理好,总要依靠一些读书人的帮助。

    问题的关键是当权者所依靠、所重用的毕竟只是知识分子中的一部分。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愿让‘天下英雄尽入我袋中’的英主不可能很多,偏偏中国的知识分子往往都有‘自我感觉良好’的毛病,他们最喜欢的三段论式是:我是知识分子,当权者没有重用我,所以当权者不重视知识分子!米国总统肯尼迪有句名言:‘不要问国家对你如何,先应问问你自己究竟为国家做了些什么!’

    对于喜欢搞‘三段论’式推理,常发‘不才君主弃’牢骚的人,不妨建议他们定下心来想想肯尼迪说的话……”

    唐晨听完了曾老的长篇大论之后,不禁有点呆住了,这段话还真的就颠覆了唐晨的三观,但唐晨知道曾老说得一点都没错,因为史实都摆出来了,根本不容反驳。他只是惊讶,怎么曾老这么熟悉元朝的历史?

    似乎明白唐晨心中的困惑,曾老笑道:“唐师傅,你别忘了我还是一个收藏发烧友,想要一件元青花想到要疯了。但存世的元青花就那么几件,我就算是倾家荡产也买不起啊!无可奈何之下,只能研究研究元朝历史聊以***了……”

    唐晨这才恍然大悟:“果然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本章完)(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兼职风水师不错,请把《兼职风水师》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兼职风水师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