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徐家而言,王府,那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徐婉真是受邀去了牡丹花会不假,如今又成了平国公府里庄夫人的义女。但这并不代表着,她就能和京中贵女的地位一样了。
这些,不过是表象而已。
以徐老太太的睿智,从未觉得徐婉真是能被王府放在眼里的人。这件事,只能证明另有蹊跷。
但齐王府来人,万不可懈怠了。
来的,是晓风遣出的一名仪态得体的侍女:“老夫人,我家郡主在花会上与贵府大姑娘一见如故,明儿请她过府一叙。”
“真儿何德何能,能得郡主的厚爱。”徐老太太笑道:“不知郡主有何吩咐?”她这句话,乃是试探端成郡主请徐婉真的真实目的。
“回老夫人的话,郡主极喜欢大姑娘,想请她过府说说话。”侍女答得滴水不漏。
徐婉真垂眸,让桑梓接过对方手里的帖子,敛礼道:“谢过郡主的邀请,民女一定按时到。”
虽然不知道对方的目的,但这份邀约,她有拒绝的余地吗?
既然没有,她就不打算让家人为难。
不过是赴约而已,并非龙潭虎穴,她谨慎些便好。
卫亦馨恐怕没有想到,她这次的举动,让徐家上下都起了警惕之心。尤其是徐婉真,对她小心提防起来。
她的心思一直放在宫里,徐婉真虽然特别了一些,也不值得她耗费太多心神。
卫亦馨和方锦书两人,虽然来自同一个灵魂,却是灵魂中完全不同的两面。
重生之后,固有的思维模式、行事方式还在,但在对待同一件事上,却有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想法和目标都不同,注定了两个人的道路会越走越远。直到,她们之间再也找不到任何共通之处。
翌日,雨断断续续地下着,却没有停止的意思。
徐家的马车在齐王府侧门停下,门子验过了帖子,才放了马车进去。
一名侍女引着徐婉真沿着游廊拐了几个弯,来到一座凉亭里。
卫亦馨背对着她坐着,伸手触摸着从飞檐上接连不断滴落的雨水。晶莹的雨珠从屋檐上落下,在她的手掌里汪成一泓清水,又奔泻而下。
“郡主,徐家大姑娘到了。”
卫亦馨转过身,一旁伺候着的侍女捧上一方洁白的丝绢,轻轻替她拭去手掌处残留的水迹。
“民女见过郡主。”徐婉真敛礼。
卫亦馨勾了勾唇,看着她道:“既已是安国公府的义女,对本郡主就不必自称民女。”
“民女不敢逾礼。”
闻言,卫亦馨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还是那般谨慎规矩。”前世的徐婉真,就如眼下这般守规矩,哪怕在日后得了肖太后的青眼,也不见丝毫骄狂。
“起来吧。”卫亦馨淡淡道。
“是,郡主。”
侍女替徐婉真沏了茶,她捧着热茶低眉顺眼的坐着,安静得似乎并不存在。
“你就不好奇,我让你过来,所为何事?”卫亦馨问道。
“郡主要见民女,是民女的荣幸。”徐婉真答道:“不论郡主有何吩咐,民女洗耳恭听。”
她态度恭顺,说话却滴水不漏,卫亦馨笑了起来,道:“你别紧张。我就想问问你,对眼下这场大雨,怎么看?”
“大雨?”徐婉真心头诧异,她怎么着也没想到,端成郡主让她来,是为了问她对这场雨的看法。
卫亦馨点点头,道:“对,大雨。你心头怎么想,就怎么跟我说。”
徐婉真略作沉吟道:“这场雨,下得有些久了。若再继续,恐怕城里的米粮都会涨价。”
“只是如此?”卫亦馨追问道。
徐婉真诧异地抬起头,问道:“不知郡主指的是?”
她的这个自然的反应不是作假,卫亦馨看在眼底,笑得越发轻松:“没什么。这场雨,或许没有那么简单。”
她找徐婉真来,最主要的目的,便是想看看这名女子有何出奇之处。毕竟,在前世,徐婉真的经历堪称传奇,而今生她又再度出现。
那条通往权力巅峰的路,卫亦馨不允许出现任何意外。
徐婉真不明所以,只好应道:“郡主的话,民女记住了。”
“徐婉真,”卫亦馨突然郑重道:“你记住了,你欠我一个人情。将来,我如果有事情吩咐于你,你不得推辞。”
徐婉真愕然,这话,从何说起?
自己不过是见了她一面,怎么就欠下一个人情了。
“你眼下不懂没关系,记住我这句话。”卫亦馨端茶送客。
徐婉真在抵京后的经历可谓传奇,而她知道在徐婉真身上所发生的那几件最关键的大事。这个夏天,就是她成为武安侯夫人的关键。
对卫亦馨来说,她不出手干预徐婉真的事情,就是一种人情。
虽然,为了保齐王顺利登基,卫亦馨也不敢影响徐婉真的人生轨迹。但在她看来,这份人情,徐婉真得领。
一番话,徐婉真听得云里雾里,直至出了齐王府,坐到了返回徐家的马车上,她仍是没有想明白。
端成郡主,特意让自己前去,难道就是为了说这番不明所以的话吗?还欠下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人情。
她翻来覆去想了许久,也没理出头绪。
只隐隐觉得,卫亦馨对自己并无恶意。但,却存了利用的心思。
人情,徐婉真认为只是托词罢了。就算没有这回事,端成郡主吩咐下来的事情,只要不是很过分,难道她还能拒绝不成?
更何况,和太子比起来,齐王的行事更加温和。想来,他膝下的郡主不会提出为难人的要求。
徐婉真想了想,便将此事放到一边。
马车外的雨,又开始变得大了起来。豆大的雨点打在马车的顶棚上,噼啪作响。徐婉真轻轻揭起车帘子一角,看着外面的雨有些出神。
而这场雨,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连绵了半个月的雨,确实十分反常,这不是洛阳城正常的气候。
这是天子脚下,既然徐婉真都能想到这场大雨对物价的影响,朝中大臣更不会看不见。
户部已经上了折子,开始从湖广、江南一带调来粮食,并让京兆府约了粮商面谈,平抑京中米价。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