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国事艰难百战多(五)

    “陶濬将军朕自然要大用,不过朕所虑在,吴国兵士擅长水战,不擅陆战,攻取荆州的难题在于山蛮各族。”

    南郡等地开发已久,也还有一些蛮族隐居山中,而荆南四郡的蛮族可更不少!

    杨伊笑问着:“如果遇到山蛮族被吴国引为臂助呢?”

    霍弋此时说着:“陛下,山蛮族的事,怕的不是战,而是不战,如果躲在山里,才是难事,如果山蛮族敢集众出战,反是好事,我将亲率兵马将其一举击败,全数俘虏为奴,这山蛮族的问题就解决了。”

    陶璜此时忽然参言说道:

    “不过只怕没有这样好事,臣看邸报,先前说了北夷之事,臣深受领悟,参赞计划中,就有这条,这山蛮有族百十支,大的上万人,小的数千人,不可能齐心,臣以为,按着投靠来的山蛮部落,就立为府卫,并且重重的赏!”

    府卫,杨伊已经说了些内容,这时翻阅,果然有着一条,杨伊皱眉,问着:“重赏?”

    “是,臣以为,陛下要一年就决,是指一年内就使山蛮各族无力影响国事。”

    “我镇出兵,沿途若有山蛮族出兵,当然打败之,其部落男丁车轮以上,全部罚到矿山为奴。”

    “自陛下福佑,大胜后,就有山蛮族投靠,这自然就有着内应,臣以为,首要就是迁移其首到城中,族中勇士立为府卫,其次就是赏赐钱粮,再次就是攻打山蛮族后,令这府卫执行,杀尽男子,使其染满山蛮族的鲜血,并且,一半财富和女人,都赏给他们。”

    听到这里,饶是霍弋,此时也不由不安挪动了一下身子,震惊的抬起头来,他虽然敢这么做,但是却不敢说出来,毕竟要为名声考虑。

    杨伊听到这里,先没有说话,这时天色已经暗下来,杨伊命内卫掌上灯来。

    灯光下,杨伊打量着陶璜,虽然谈笑间决定无数人生死,但是气度恢宏举止安详,不禁暗暗想着:“去年见到,不过是才商,现在城府气运愈深,算得上是名臣了。”

    然后才问着:“赏一半财富和女人?不怕尾大不掉吗?”

    意思就是这新建的山蛮府卫,获得了大量财富和人手,强盛起来反而成为更大祸端。

    “陛下,关键还是男丁,将一族男丁除不足车轮者全数杀了,或者全数贬到山矿之中就可;这些山间府卫,手染无数山蛮族的鲜血,已经不可能在原地立足,只要不能吞并同族男丁扩大兵力,赏赐些女人和财富,又有什么要紧?”

    “这府卫越打下去,死的男丁越多,等再无实力可言,陛下随时可以抄其族,不过臣觉得,还是将这些功臣迁移汉地腹心,赐汉姓,赏田宅,如此才能够不寒后来山蛮或夷族新府卫的心。”

    “这些老府卫虽然死了些男丁,却家有田宅美人,和以前在山上苦日子岂不是天上地下?新府卫一旦成立,就可坚其心思。”

    府卫制度,倒是一个好的制度,只是操作起来,不大容易。

    这蛮族府卫配合着汉军围剿蛮族,杀光男丁,取一半女人和财富,等自家男丁折损的差不多了,就给田给宅给财富,去汉地腹心安置。

    山蛮就是族百部,有民百万,这样一搞,就算有些能逃到了山里深处,也不成气候了,杨伊大喜,说着:“善!”

    这却是陶璜根据之前邸报中的战略思路,设计的具体战策。

    沉吟片刻,又说着:“这策最关键就是找到第一个投靠的部落,加以重赏,以竖立榜样……这事现在就要接触和联系。”

    陶璜此时又说着:“诺,陛下,其实山蛮各族总共也就二三十万户,只要有着内应,解决起来很快,再说,各郡县只要攻下,之后工部派工匠逐渐修整,山蛮族还能攻城不成?其后安抚百姓,派精兵设堡断绝贸易和交通,这些山蛮只要几年就可以逼死一半。”

    这还是各保疆界,分兵扼诸险要之地,将山蛮分割包围的战术,这就和当初东吴平山越一样。

    杨伊笑了:“陶卿的这些章程不错,和朕的意思一样,只要这些山蛮族在平原的据点,山里就不足为患,山里养不活人,山里是能活,不能养众,就算有人,山里封闭条件下也只能养几百口,呆上几百年几千年,还是这个数字。”

    山里适宜立寨的土地可不多,能繁衍几十万几百万,都不尽是山里人,是下山占领了平原地。

    东吴的山越族,就是占了大量平原才繁衍起来,所以只要平原上的人,被逼回山里,不用围剿,用不了几年,就要因为资源死上一半!

    杨伊不再想这个问题,顿了一顿,又说着:“荆州方面,我想招揽些人,并且派员接应,你们觉得如何?”

    这其实就是练兵加掠夺,两人都没有异意。

    ……

    建邺,孙壾正接见大司马施绩和江淮都督陆抗,这是吴国军方数一数二的两个人物。

    孙壾开口问着:“看你们二人刚才进来的情况,有什么急事?”

    陆抗犹豫一下,说着:“臣和施公,匆忙求见陛下,是有一事要禀报与您,此事虽然不大,若处理不当,会授人与柄。”

    说着,将一长条锦盒递交到孙壾手中。

    “这里是何物?看这形制,莫非是圣旨不成?”孙壾神色略显古怪问着。

    陆抗苦笑的说着:“陛下猜的不错,正是北边晋朝下的旨意。”

    “陛下,算起来,这已是那位晋朝皇帝给您送来的第三道旨意,只不过这次却是承认您是南方之主,这是讨价还价不成,索性顺水推舟,只是旨意,还册封您为南方皇帝,还是想让您派质子去许昌,还需要我朝付出南郡,臣以为,晋朝是痴心妄想了。”施绩端庄的说着。

    “这道旨意,还是抱有一丝希望,希望你和之前伪王孙皓一样,还是能派质子去北朝!”施绩继续说着,吴国有着天下无敌的水军,汉国就是来攻,他也不在乎,何况陆上还已经和山蛮各族交好,约定攻守。中国库 

    孙壾展开旨意,只见这一卷寻常的圣旨,和吴国的圣旨相差不大,全长三尺,宽一尺,用的是金黄色绢丝,两边执手之中,是两条对称的飞龙,中间有“奉天敕命”四字阴文篆书。

    圣旨自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不过这是由国运决定的,以前汉国圣旨自然是极其威严的,后来魏国强盛,那么魏国圣旨就最威严。

    展开一看,里面的话看都没有仔细看,只看到下面落款和印鉴。

    落得是“受命于天”的玉玺,是传国玉玺,正是那枚传自秦帝国的玉玺,也是因为这枚玉玺,一直有人说,偏居蜀地的炎汉不是正朝。

    孙壾自然是毫不在乎这圣旨的,略看一遍,便丢弃到桌子上,冷笑的说着:“一相情愿,还想让朕派质子去许昌?别说是许为兄弟之国了,就是拜我为兄,也没有丝毫意义。”

    孙壾此时,对北边的晋朝可是半点敬畏都无,冷笑的说着:“无视就可,北朝已经根本不足为患。”

    起身度步而行:“这是个闹剧,北朝盛时,谁敢不从,但是现在不过是苟延残喘之势,大权又把持的士族手中,还想靠着一纸圣旨就来骗我质子于他,已经不能用可笑来形容了。”

    “陛下说的是,北朝到了这地步,谁也没法子了,想到魏武当年提三尺剑,横扫天下,群雄臣服,现在真是恍然一梦。”施绩说罢又是叹息。

    孙壾深知他们还有更深的话,只是难以说明,他也不在意的笑说着:“自北朝迁都,就已经是衰退,虽然北朝名臣良将层出不穷,不过几次变乱之后,屡次想要一统天下,却屡次失败,就算一时好转,也是昙花一现,这实际上就是气数了,到了现在,更是病入膏肓,已经无药可救了。”

    孙壾说着,两人都在思量,却不敢多说话了。

    孙壾见此,一挥手说着:“你们别怕,百年兴衰,朕岂会不明白?也没有什么忌讳的,哪有什么稳稳的万里江山……!”

    说到这里,孙壾双眸闪着精光,脸上甚至有着潮红,起身徘徊,说着:“历朝都要考虑后路,这天下何止万里,我们又何必纠结于此呢?”

    说到这里,孙壾觉得自己说过头了,悠悠踱着,脸上微笑:“这事以后再说,现在先立个章程,最近有着不少人投军,朕认为可以安排去荆州,这时候敢于去荆州的,都是能干事的人,都加上一笔资历,不敢去的,自然按照中下来处理。”

    施绩低头想了想,说着:“陛下说的不错,要想快速提拔,自然要见智见忠又见勇,荆州将要遭逢大战,是磨练人的地方!”

    “朕也是这个意思,国事你们要多操心。”孙壾说着,两人就起身躬身应着“诺”。

    孙壾说罢,挥手说着:“天不早了,你们下去吧,明天你们再进来。”

    “是!”施绩和陆抗立刻应声,依令行事,两人向孙壾施礼,躬身步退出殿外。

    ……

    南中,谈过话之后,杨伊就不在此逗留了,陶璜和霍弋连同要员一起送行,等杨伊率人起行之后,等着目送远后,各员就开始返回了,两人不约而同放慢了步伐,久久都没有说话。

    “按照你的办法,平定荆州,甚至扬州,就牵制不大了,只是这计似乎有些……”霍弋吐了一口气,说着。

    “霍公,我知道,这策是绝户计,陛下于我必有褒扬。但我也知道种祸不浅。”陶璜此时说着:“陛下于我陶氏有救族之恩,委我重任,我只能鞠躬尽瘁,唯以陛下大业为根本,至于为此折了阴德,种下大祸,我不能顾及了。”

    霍弋沉默良久,没有说话。

    ……

    司马攸登位之后,就十分后悔,真的做到了这个位置上,方才知晓这是何等难事!

    要是大一统皇朝的皇帝,那自然是极为畅快的,可是他只是天下三分之一皇朝的皇帝,如今说来,算是四分之一了。

    魏朝余孽在辽东起兵,虽然无力攻伐,但是自保却也无忧,更何况如今天寒地冻的,也奈何不了这帮余孽。

    这也罢了,满朝臣子皆为掣肘,如今形势岌岌可危,汉朝咄咄逼人,吴朝又有自己的小心思,若是两国齐心合力,汉国也不见得能奈何两国。

    毕竟晋国如今还雄踞中原、齐鲁、幽冀,天下还有一半在魏国手中,只要能让晋国喘延三五年,那么天下还大有可为。

    何况如今大晋国各家都有家丁,就是汉国雄兵归来,也可效仿当年赵国邯郸之战,足以守卫。

    不过这也得吴国能抗住汉国的压力,不然吴国若灭,晋国就是再有能力,面对着汹汹大势,也只有破灭一途。

    司马攸是有一份雄心的,他倒是想抢先占据吴国,成就大势,只是接连损兵折将,国势折损太过,只是有心无力罢了。

    再说吴国防范严重,这大晋国也没有什么成器的水军,就是打到长江边去,也不见得能过江。

    依着如今汉国咄咄逼人之势,吴国定然难以抗住,汉国不像是吴国,可是有着不少水军,虽然不见得能胜过吴国的水军,但是过江还是可以的。

    更何况汉国还居于吴国上游,又有陆地接壤,吴国的交州都已经被夺了,若是汉国再积兵攻打吴国,那么吴国定然难抗!

    所以,这才让人传旨吴国,定下两国兄弟盟约,约定为南北之国,司马攸很有诚意的,只需要吴国派一质子,他就可援兵吴国,协助守防吴国。

    晋吴两国还都有些闲余兵力的,就是两国放在江淮对峙的兵力,这一股兵力抽出来,对于两国来说,都是好事。

    而吴国如今荆州守防困难,这一股兵力若是抽出来,守卫荆州就稍微宽裕些了,晋国也可将部分兵力协助吴国守卫荆州,剩余部分则移师南阳。

    而这,只需要吴国付出一个质子就可以了,这条件,司马攸认为很是宽裕了,吴国不应该会拒绝。(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在江湖做女侠不错,请把《我在江湖做女侠》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在江湖做女侠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