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征大军未归,但是押解俘虏的队伍,已经归来一月有余了。颉利被俘的消息也传到了长安。如今丧乱即平,朝廷及时颁布休养生息的政策,百姓久经战乱,民心思安,如何不叫百姓欢呼鼓舞。长安的市面上已经是张灯结彩了,百姓的脸上也露出了欣喜之色。
百姓欣喜之时,太极殿内的李世民却是高兴不起来。贞观二年到三年,天下大旱,北方草原也没能幸免。如今北方平定,草原上将近五百万牧民,自然是大唐治下的臣民。颉利穷兵黩武,又经大旱。致使草原各部族民生凋零,牧民宰牲度荒。使草原上的牛马羊群失之八九。李靖来报如今草原百姓已经饿死了千人,人数还在不断的增加。
收到李靖的奏折之后,李世民忧心如焚。去年为了征讨颉利,李世民已将府库掏空,那里还有粮食赈济草原百姓。再者说草原上的牲畜只剩下不到两成,朝廷要拿出多少粮食才能使草原恢复元气,就算拖垮整个唐朝也做不到。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以及岑文本被宣到殿中,三人刚刚入座,李世民就将李靖递来的奏折递给了三人传阅。三人看后,久久未语。此事太过麻烦了,主要还是没有粮食钱财。北征一战,虽然大胜,然而府库一空那里还有能力赈济。三人皆是辅宰之人,自然明白朝廷还有多少钱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三人皆是闭口不言。
李世民也是看出三人并无良策,不过事情还是要办,就算没有办法,也要想出办法。不然的话,难道看着草原五百万牧民活活饿死吗?如果这样李世民这个刚刚得到的“天可汗”称号,难道要扔到地上,让草原牧民用脚踩上两脚吗?李世民丢不起这个人,也不能让刚平定下来的草原,因为饥饿再次发生暴乱。那样的话,这次北征就将是无功而返。
“三位爱卿,难道就没有一点办法了吗?”李世民也不能不说话了,不管怎样,这件事都是要解决的。
“陛下,不是臣想不到办法,主要还是没有钱粮。自从贞观三年八月发动北征开始,户部将太仓存粮五十万石都调拨给了北征大军。如今京都的日常用度都已经捉襟见肘,哪里还有钱粮赈济草原。臣确实无计可施。”长孙无忌作为百官之首,眼前的困难还是要说清楚的。
李世民看了一眼在坐三人,对其他二人问道:“两位爱卿也无办法吗?”
房玄龄与岑文本双双跪下道:“臣等无能请陛下治罪!”
李世民面色不悦道:“常德宣五品以上官员入朝参政,朕非要他们拿出个办法不行。”
太极正殿中,百官山呼万岁,李世民居坐正中,俯视百官开口道:“定襄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奏报,颉利穷兵黩武,致使北方草原百姓被战火荼毒,所剩牲畜不存一二,草原百姓饿殍遍地。不知众爱卿,可否有良策以解草原百姓之疾苦。”
李世民说罢,百官们鸦雀无声,谁也不敢站出来说话。朝廷穷成什么样了,大家心里都明白,虽说不知道具体详情,大体怎么样他们还是清楚的。没有钱粮怎么赈济,难道说让李淳风老道出来,施个法术变出粮食不成。
“户部尚书戴胄何在?”
“臣戴胄拜见陛下。”戴胄被点了名,很利索的走了出来,跪于御前。
“戴胄,府库还有多少钱粮?”李世民问道。
“回陛下,钱十万贯,粮八万石。”戴胄很老实,如实的回答道。
“草原百姓五百万口,这些钱粮塞牙缝都不够。让朕如何向草原百姓交代,难道就让朕眼睁睁的看着草原百姓饿死不成,百姓无粮会起暴乱的,这个道理就不要朕说了吧?众爱卿食君之禄,应当集思广益,才能不愧苍生。”
李世民话落音了,大殿内依然鸦雀无声。程咬金四下看了一眼,走到殿中跪下道:“陛下,臣是个粗人,也没有什么良策,但是臣愿倾尽家财以充国库。臣愿献粮五千石,钱一千贯,请陛下恩准!”
“知节真是忠君爱民,朕心甚慰。恩准了!”李世民说道:“但这也不是办法,朕就算将满朝文武的家底全都掏光,也是杯水车薪。众爱卿还是要想个万全之策,才能以解草原百姓的疾苦啊!”
此时殿下的百官已经将程咬金的八辈问候了个遍,你娘的,你开了个好头啊,我们捐还是不捐?不捐就是不忠,捐的话这也太他娘的多了。你一个武将捐了五千石,一千贯钱。这他娘的是要人命。
长孙无忌站了出来,道:“陛下,臣家资不厚,也愿献粮五千石,钱两千贯。”
这会下面的人都坐不住了,纷纷起身献钱粮。献多少要看官多大了,长孙无忌都没有敢低于程咬金,其他豪门大族高于程咬金官职的官员们,谁敢献少。户部尚书戴胄可是乐坏了,不等李世民吩咐,就让人拿来纸笔记了起来。
御史大夫魏征站在人群中,一动也不动。等这些人都登记完以后,走到殿中跪下道:“陛下,臣无家资,就不捐献了。不过臣有一策献上。”
李世民龙心大悦,道:“爱卿快快到来。”
“陛下,草原牛羊生长缓慢,如今草原牲畜是不存一二,需要几年才能恢复过来,如果草原几百万百姓都要让朝廷周济,其结果必将是草原百姓食不果腹,内地百姓将负担加重,最后必将升起大乱。以臣看来,只有将部分胡人内牵一条路可走,教他们在战乱荒弃之地耕耘,那么他们熬到了秋收时就能自给自足。如此这般,朝廷也能免去一笔沉重的负担。”
“嗯,这个法子不错。”
李世民话还没有落音,一位大臣走到殿中跪下道:“臣萧瑀叩见陛下。臣觉得魏征所言万万不可。”
李世民有些不悦,萧瑀这人在贞观年间被五次罢相,这是在历史上也是极少的,此人才学能力都有,品行刚正不阿先不说,脾气还尤其的大。魏征这种犟人,都在他面前都不行。贞观元年,他因和陈叔达政见不和,于是乎萧老头在殿内大打出手,整的殿内混乱一片,李世民多次制止都不行,最后李世民将他罢官免职回家反省去了,谁知这老头气不过,病了。李世民只好又将他认命为太子少师,这才算完事。你说一个这样的人开口反对,李世民能高兴吗?
“爱卿有何异议,还请道来。”不让说也不行啊,要是再气病了,李世民还是得不偿失。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百万胡民内迁,三十年后滋生过倍。居我肘腋,甫迩王畿,这等于给我朝埋下祸根。晋之灭亡,就是胡人内迁所致,此议还请陛下斟酌。”萧瑀说完后,回到朝班之中,闭目养神了起来。众多朝臣瞬间左右交耳,殿内一片嗡嗡之声。
李世民一脸无奈,萧瑀此人让他很是无语,放完雷,扭头就跑到远处听响去了,也不管雷能不能炸到人。
“陛下,臣以为萧大人所说不妥。常言道此一时彼一时,当今陛下乃是古往今来圣明之君,其威加海内,德厚四海。如不能接纳治下之民,何以让那些想要归附的小国安心。”长孙无忌,站到殿中说道。
萧瑀在朝班中走出,与长孙无忌遥遥相对道:“老臣说着话,是有根据的。司马氏迁胡入关,才有了永嘉之乱。长孙大人你身为国之辅宰,应当事事周全,哪有你这样做事的。我看你怎么把上百万的胡人弄到关内的,你又拿什么稳得住他们?”
“萧瑀老儿,我知道你看我不顺眼,看我是布衣出身,门第不高,不该做这个右仆射之职。那么老夫问你,你这高门大户出来之人,在朝议大殿之上,大打出手,无君无父之人就配吗?”长孙无忌也是个暴脾气,肯定不吃他这一套。
“你……!你敢辱骂老夫,老夫跟你没完。”
李世民眼看就要打起来,气的大手一拍,厉声道:“尔等皆是枢机大臣,成何体统!还不速速给朕退下!”
长孙无忌跪下道:“臣殿前失仪,请陛下赎罪!”
“起来吧!”
李世民看到萧瑀没有请罪,也不和他一般见识。接着说道:“朕之母后乃鲜卑人,朕的身上也流淌着胡人的血。如果五百万胡人饥饿不及,全都南下觅食,那将是一场怎样的浩劫。大唐经过几百年的战乱,也不过千余万人。我朝臣民百姓久经战乱,民心思安,难道胡人就不想吗?如果朕爱之如一,我不相信胡人会反朕。如果胡汉一家,天下政通人和,那么将是恒古未见的盛世,难道为了这盛世,都不能让爱卿们和朕赌一把吗?”
“臣等愿为效死!”
李世民环视了一遍殿下百官,道:“起身吧!”
“至于钱粮问题,戴胄现在户部账上全国的官仓,还有多少粮食。”
戴胄起身行走到殿中,道:“启禀陛下,全国所有粮仓内还有三百万石粮,再加上百官所献之粮,总共三百五十余万石。至于够不够胡民南迁,臣以为是不够的。陛下这三百万石粮食,还要留取一半作为军粮。还有一部分不能动,那是预备周济全国各地随时发生的灾情所留。加上百官所献,最后能拿出来的也只有一百万石左右。粮食的问题,陛下还是要去想别的办法。”
“一百万石还是不够,既然如此,朕就下一道征集诏书,向国内一些有粮的人讨借一些。众爱卿不知可否?”
李世民说道此处,殿下的百官全都面面相觑。陛下今天这是怎么了?有粮的人是谁?肯定是世家大族和地主乡绅了。难道陛下要对这些人动手了吗?殿内一片寂静,已经达到了落针可闻的地步。
“众爱卿怎么了,朕为了百姓,向他们借点粮食难道不行吗?”
魏征看到众人都不出声,他就走到殿中说道:“陛下,臣以为可行。陛下有粮之人皆是读圣贤书之人,都是忠君爱国之人,臣以为他们肯定能体会到陛下的难处,肯定会借粮与陛下。”
魏征这一刀补的好,李世民不由得多看了一眼,一直跟自己作对的犟老头了。既然他都说了,朕自然不能负了他的好意。
“爱卿们这么想,朕心甚慰。岑文本那就拟旨吧!”
百官中,世家大族的官员不能淡定了,什么就拟旨了。我们答应了吗?你就拟旨了。我等散朝之后,要速速寄信回去,将今日发生之事火速告知家主。
李世民像是无意间传递出了一个信号,他要像世家大族伸手要好处了。朕要了,你们给不给?
程咬金散朝之后,所有的文臣武将都距离他远远的,像是嫌弃一坨狗屎一样的膈应。程咬金却是得意洋洋的,像是捡了什么好处一样。
长安城中一下涌动了起来,能够身居高位的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从皇宫回来以后,各方势力全都动用了一切力量,查询皇帝最近的动向。得来的消息显示,皇帝陛下只有在一个月前,前去了程咬金的府中。再加上程咬金的异样举动,各方势力隐隐觉得胡人南迁是一个阴谋,还是针对世家大族的一个阴谋。
官道之上,信使疾驰往来。李家村中,李胜惬意无比的享受着读书的痛苦,自从程府回来以后,李胜寻遍所有农学典籍,来配合前世所学,准备创造出适合当今的育种法和育肥法。然而他不知道,当今天子李世民将要运用他所造出的印刷机,掀起一场千年以来对世家大族的空前战争。(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