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历史路口

    进入7月份,天音集团已经拿到了3000多万美元的订单,另外还有2,400万美元的专利授权费用,仅仅一个月时间,总共就取得了5000多万美元的外贸订单,这个数字可以说是相当惊人的。

    要知道,自从段云和东芝公司合资成立这个芯片厂之后,将近三年的时间总获利才达到6000多万美元,而现在一个月就相当于过去三年的订单总额,这可以说是取得了一个非常巨大的商业成功。

    其实段云之所以能够大获全胜,一方面是因为NAND闪存芯片性能确实出色,自从上一代闪存芯片被应用到IBM电脑上了之后,因为价格合理,对PC的整体性能提升非常明显,所以第2代的NAND闪存芯片已经成为了全球大部分电脑的标配,尤其是一些欧洲国家的电脑,也可紧跟美国PC产业的步伐,和天音集团建立了业务关系。

    另外一方面,段云也可以说是国际竞争的幸运儿,其实一直以来,日本的储存芯片都处在全球霸主的地位,然而由于日本抢了美国人的生意,被强力打压,广岛协议之后,日元兑美元快速上升,这也使得日本的出口受到了重挫,除此之外,美国还对日本的芯片进行了反倾销制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日本储存芯片的竞争能力。

    还有就是在更高的层面上,美国开始刻意的扶持韩国半导体产业,将部分资金和技术转移到韩国,使其在短期内,就得到了迅速的成长,尤其是在中低端芯片,已经完成了对日本企业的赶超。

    其实哪怕到90年代后期,日本的储存芯片依然是世界上质量最高的,但是日本芯片产业的最终没落,其实也是因为它质量太好的原因。

    日本是一个纵向型的国家,就是认准了一条产业发展道路后,就把这条道路执行到极致,从来没有想过横向发展战略,就比如在储存芯片领域,世界芯片的发展趋势逐步向快消品靠拢,一个电子产品使用的寿命大概在5年左右,而日本芯片仍然严格执行25年的使用标准,这就使得成本高了很多,加上日元的升值,逐渐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

    当年韩国的芯片成品率只有80%左右,日本的储存芯片合格率在最高的时候却可以达到98%,相差还是比较悬殊的,然而韩国的芯芯片质量虽然远不如日本,但是因为价格低廉,适应了市场需求,所以最终取代日本,成为世界储存芯片的霸主。

    段云是不会走日本人的老路的,他需要做的就是在价格和质量方面取得一个平衡,尤其是价格方面,作为一家中国内地的企业,面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产品价格才是最简单直接的竞争手段。

    短时间内接到大量订单,产能成了摆在段云面前的一个问题。

    目前天音集团一年的芯片产量在1.2亿到1.5亿片,这已经是一天24小时满负荷运行,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低端芯片,主要用于学习机和复读机,至于从阿斯麦购买到的4台光刻机,段云利用从电子工业部提供的相关国产设备建成了两条新的生产线,因为初代版本的NAND闪存芯片工艺要复杂一些,所以产能还不足以满足目前接到的订单。

    其实段云在产能不足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少接一些订单,不过最终还是选择全盘接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新一代的NAND闪存芯片量产对于段云来说是一个重大机遇,如果能抓住这次机遇,那么天音集团最快在2~3年左右的时间内,就能成为国际性的芯片巨头,并且能够占据国际储存芯片很大的份额。

    但如果段云不接这么多订单,那么这些多出来的订单很可能就会转向台湾,韩国和日本,因为以这三个地区的研发能力来说,他们应该很快就能做出性能差不多的仿制品出来,而到了那个时候,段云不光要被迫让出部分市场的蛋糕,而且还会让这些竞争对手得到持续的增强。

    走自己的路,尽可能让别人无路可走。

    可以说天音集团现在的情况是中国企业近几十年来最为重大的一次机遇,段云现在的芯片交货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的中旬,所以他必须要尽快建立起2~3条新的生产线,而且是最先进的一微米制程生产线。

    在电子工业部和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及断连这几年里的持续投入,国产芯片设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虽然光刻机始终没有突破到一微米制程这个水平,但是其他的设备包括单晶炉,蚀刻机,等离子注入器,切片机等设备,已经非常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完全可以用于生产一微米制程芯片。

    这其中上海华东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可谓是成果丰硕,他们联合上海元件5厂,上海电子管厂,上海无线电14厂等企业,组建成了上海电子工业基地,8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是中国电子工业的南北两大基地之一。

    他们研究出来的新型蚀刻机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可以完成0.8微米制程芯片的蚀刻工艺,而且自动化水平也比上一代有所提升,目前段云两条新的生产线,使用的就是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制作蚀刻机。

    其实那个时候的芯片产业远没有后世那么复杂,而且中国国内也有很多这方面的高级人才,他们缺的只是有利的资金支持,而段云连年不断的持续投入,让相关的科研院所和厂家有收益,也就释放了这些高端人才的潜力。

    不过在光刻机领域,国内的光学镜头还是不达标,这也成为了卡住中国光刻机追赶脚步的绊脚石,也正是因为如此,段云已经提前在国外设立了相关的光学实验室,为的就是能够突破光学镜头的瓶颈。

    虽然在段云看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情况下,国产光刻机应该很快就能获得重大突破,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面对手头已经签订的大量订单,段云还需要一批现成的先进光刻机,扩充自己公司的产能……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逆流1982不错,请把《逆流1982》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逆流1982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