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楚文王灭申(一)

    彭仲爽被召进宫接受讯问,他面色如常,镇定自若地说:“当年郑庄公派出使者想要结交陈国,但遭到陈桓公的无理拒绝;第二年郑国伐陈,陈国遭受巨大损失,最终还是选择屈服。当前的一幕与其多么相似!只不过楚国土地数倍于郑,而申国与陈国相当;楚国如果伐申,不出三年,申国必亡。

    “臣把那些楚国人送回去,不过是为两国已经关闭的交往大门打开一条缝隙,为申国准备出一条与楚国的和解之路罢了。在申国,我的地位和财富仅次于君侯;如果申国沦陷,我的损失也仅次于君侯;国家沦陷、社稷倾危,我又能从通敌行为中得到什么好处?”

    说到这里,他用凛冽的目光扫过告密者们,那些恶棍抄着手、垂着头、连大气也不敢出。彭仲爽用手点指着他们继续说道:“君侯再看看这些下三滥吧:他们寄生于各大家族之内,流窜于市井小巷之中,名下没有什么财产,国家灭亡也没有损失。他们靠着坑蒙拐骗混吃度日,今天能因为陷害老夫得到君侯的奖赏,明天也能因为出卖公室得到敌人的奖赏。”

    申侯大怒,结果那些无耻之徒不但没有得到奖赏,反而被暴打一顿、赶出申国去了。申侯在彭仲爽的提议下开始修缮城墙,制造武器及训练军队。

    对于楚文王来说,派往列国的使者无论带回来什么样的消息,他都不会感到意外;但前提是总得有使者回来吧?楚人过了很长时间才知道出使申国的人全都失去了自由,一个也回不来了。鉴于申国人的疯狂行为,楚文王把大臣们召来商讨紧急对策。

    斗祁说:“楚国使者最近一次被害是在十四年前。当时鄾人杀了行人道朔,并劫掠了巴国使团的财物。鄾的下场大家都知道——城市被摧毁,人民或被贬为奴隶、或流离四方。今日申国依仗国大、路远、地险之利,公然对抗楚国、藐视王权、残害使臣,如果不加以严惩,楚国数百年基业恐怕会毁在申国手里。”

    楚人对严惩申国没有异议,但是对惩罚方法上产生了较大分歧。正如斗祁所说,申国是有实力同楚国叫板的,楚国取胜的概率不会太大,如果不能制定周密的方案,还不如咽下这口气日后算账。

    正当大家焦头烂额之际,被彭仲爽释放的使团成员历尽艰难返回楚国了。楚文王大喜道:“可以了,有爽在,申必亡。”

    在场的人无不面面相觑,大夫们说:“彭仲爽对国家的忠诚无人不知,而且他又特别善战,怎么能指望这样的忠义之人灭亡自己的国家?”

    楚文王说:“彭仲爽热爱他的国家,一定会全力保护申国不受伤害;他敢于违抗君命释放使者,正是因为他畏惧楚国的实力。我们就利用他的‘热爱’和‘畏惧’来吞并申国。”

    楚文王二年(鲁庄公六年),楚国联合巴国向申国宣战。楚军乘船沿汉水逆流而上,并在邓国远郊登陆。邓祁侯是邓曼的兄弟、楚文王的舅舅,邓祁侯听说外甥路过邓国,便派使者请他到都城相见。

    使者出发后,大夫骓甥、冉甥和养甥围在邓祁侯身边,怂恿他趁机杀掉楚文王。他们说:“楚人灭申,不可能越过邓国进行统冶,所以下一个灭亡的必然是邓国。臣请求早作打算,杀掉楚子,以挽救邓国。如果这次失去机会,您将追悔莫及。”

    邓侯说:“杀无罪之人,国人将会唾弃我,连猪狗都不会吃我剩下的饭。”

    骓甥说:“如果不采纳我们的提议,邓国连社稷都不会存在了,哪里还有饭菜供君侯享用?”

    但是无论三臣怎样劝谏,邓侯那顽固的脑袋就是不肯点一下。

    楚文王在邓国受到最高规格地接待。在他安全离开邓国后,三甥的阴谋才传到楚人的耳朵里。楚文王庆幸自己逃过一劫,他抚着胸口说:“邓国不灭,不谷难安呀!”

    楚军首先攻占了申国的南部重镇烝野(今河南新野),并把它当做自己的大本营。烝野扼守南北要道,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楚军在这里一面休整,一面等待巴军到来。巴军到达后,两军合兵一处继续向北进发。联军连续占领了巢和谢两个城邑,申国的南大门就被打开了。

    申国人没有料到楚人报复的速度如此之快、规模如此之大,朝野上下惶恐不安。申侯想要派使者去见楚文王,但是行人署的官员没有一个人敢于领命,官员们都害怕被楚人打折腿拖回去看城门;最后这个重任就交到了彭仲爽身上。

    这时,彭仲爽的一位亲密的朋友子明主动请求与他同往,两人便带着被打瘸腿的楚国使者来到楚营。

    楚文王这才第一次见到这个传奇人物,彭仲爽是个身材魁梧、一身正气、须发花白、凛然不可侵犯的人。楚文王问他是否考虑到出使的后果,彭仲爽说:“君发命、臣行义,仅此而已,还需要考虑什么后果?”

    楚文王大为赞许,他收起先前那副傲慢的嘴脸,恭恭敬敬地以对长者之礼对待他。楚文王命令其他人退下,大帐中只留下彭仲爽和斗祁。

    楚文王问他如何看待一个国家的完整性,彭仲爽回答说:“要有人民、土地、君主。”

    楚文王又问什么是可以替代的,他说:“君主。”

    楚文王问:“还有呢?”他回答说:“没有了。”

    楚文王摇头说:“除了人民都可以替代。”彭仲爽反过来问他为什么,楚文王说:“当初周人从岐山迁到丰,仍称为‘周’;奄从曲阜迁到延陵,仍称为‘奄’;楚从丹阳迁到郢,仍称为‘楚’。位置变了,但人民和国号仍然如旧。所以,有人的地方就可能有国家。如果人民不肯接受现实,全都战死、被屠杀或贬为奴隶,这个国家也就灭亡了。”

    但是彭仲爽对土地的可变性持反对态度,他说:“朝歌朝灭亡了,商就变成了宋;镐京灭亡了,西周就变成了东周。昔日的王变成今日的诸侯,今日诸侯恐怕就要变成明日的奴隶了!”

    双方因此展开激烈的辩论。楚文王的口才是非常好的,彭仲爽也不差。彭仲爽清晨进入楚营,两个人饿着肚子一直辩论到天黑;楚文王便设宴招待他,并且留他在营中过夜。(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子午春秋不错,请把《子午春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子午春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