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2【种蘑菇】

    九七年下半年,陈金山请来了闽南著名农学专家凌一农教授,来教乡亲们种蘑菇,搞庭院经济,增加收入。

    “这个蘑菇是非常好的东西,含氨基酸、赖氨酸、草酸、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吃下去对身体会非常好。

    而且种蘑菇不需要大片地,在自己庭院就可以种植。一茬蘑菇,从种到收,不过三个月,就能见效益。

    一个二十平的大棚,一茬就能出六百斤的菇。每斤收购价两元钱的话,一茬就可以赚一千二。”陈金山开会,跟村民们说道。

    听他这么一说,大伙儿都很兴奋。

    一来,种蘑菇真能赚钱。三个月一茬,一茬一千二,一年就是四千八,这可比种地还要划算。

    二来,种蘑菇在院里就能种,不占耕地面积。金滩村每个村民只有三亩地,现在都有规划了。种果树的,种玉米的,种西瓜的……没有多余的耕地了。因此如果在院里就能种蘑菇,对他们来说真的是太好了。

    “陈同志,额听你这话,种蘑菇还得盖大棚?”李大有开口问道。

    “对,因为蘑菇对温度、湿度都有一定要求,必须要用大棚才能保证良好的培育环境。”陈金山解释道,“而大家也不用担心,其实大棚的投资也不高,两千元钱就能够建起来了。”

    听他这么说,很多村民都点头了。

    两千元,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大事。

    这两年玉泉营飞速发展,民众的收入也大幅增加。

    据统计,九六年,玉泉营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四千六百元。这一数字,甚至比宁安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还高。

    因此掏两千元钱,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已经不叫事了。

    不像剧中,金滩村村民穷得厉害,还需要贷款才盖得起菇棚。

    “陈同志,你说,一斤蘑菇能卖两元钱。那额问你,你有多大的把握么?要是种出来,卖不了,可咋办?”李大有又询问道,“额们之前听你们的话,种葡萄、种苹果,可是差点赔个精光啊。”

    被他这么一说,村民们的信心又开始动摇。

    九六年的时候,全村葡萄丰收,价格一度压到只有两毛钱,差点他们就赔死了。

    幸好项南的酒厂高价收购,才让他们躲过一劫。

    如今这蘑菇,万一再像葡萄一样,种出来没有人要,那可就崴泥了。

    陈金山点了点头。

    上次的水果事件他也经历了,他能理解村民们的担心。

    任谁辛辛苦苦种出的东西,不仅赚不到钱,反而大赔特赔时,也会心情沮丧。

    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们担心蘑菇重蹈覆辙,这也是正常的。

    “这件事我已经和安永福先生商量过了,我们一方面,会联系南方的蔬菜商,让他们来采购我们的蘑菇。

    一方面,会由永福罐头厂将双孢菇制成罐头。到时候,就可以卖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口都可以。

    双孢菇营养丰富,在国际上也是很受欢迎的。”陈金山笑道。

    项南也点了点头,“是,这件事我跟陈县长商量过了。新扩建的罐头厂,就是生产蘑菇罐头的。到时候,咱们一起出口创汇。”

    听项南这么说,村民们一下就有了勇气。

    他们之所以怕投资,主要是怕风险。他们刚富起来没多久,没有多少抗风险能力。一下损失两千多元钱,对他们来说,真的是舍不得。

    如今又项南兜底,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

    当下,各种各样的菇棚,就在玉泉营下辖的各个村落办了起来。

    凌教授作为专家,白天就深入各个村,指导蘑菇的种植。晚上还要在玉泉营小学,给村民们开课讲解蘑菇种植的知识,忙得是不可开交。

    见到他为村民们如此奔波,项南十分钦佩。

    人家一个大教授,在学校上上课、做做实验,发发论文,就能够领工资。可偏要深入菇棚,手把手地教大家种菇。

    要知道,种菇需要沤肥,味道十分难闻。这几天,金滩村乃至玉泉营的上空,都回荡着一股刺鼻的味道,害得项南都不敢开窗户。菇棚里的味道自然更浓。

    而且,菇棚里的温度也要三十多度,人在里面又闷又热,实在是很不舒服。

    凌教授却是不怕脏,不怕臭,不怕累,深入到每一家去指导,实在是很辛苦的事。

    因此项南考虑过后,以永福罐头厂的名义,向凌教授捐赠了一辆吉普,以及一百万人民币的科研经费。

    “凌教授,车你拿去开,钱你拿去花。”项南说道,“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安先生,你这是什么意思?”凌教授有些不明白。

    “凌教授不要误会,我是看您每天骑着自行车,到各个村子去教种蘑菇,实在是太辛苦了,所以送您这辆车给你代步用。

    这一百万,是供您的研究和日常需用。像您这样的专家,本应该是在大学教书,在实验室做试验,根本无需如此劳累。

    可您却还来到我们这穷乡僻壤,深入田间地头教大家种菇,实在是太伟大了。所以这一百万送给您,您自己花也好,投到科研上也好,都只是我一片心意。”项南解释道,“没有其他任何附加条件。”

    凌一农教授听项南这么说,也很感动。

    “安先生,您的心意我领了,但是钱和车我都不能要。”凌一农摆摆手道,“我来寕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那是我自己的选择。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名。”

    “我知道,所以我更要给您,而您也更需要收下。”项南笑道,“子贡赎人,子路救人的典故,您应该是知道的。

    像您这样乐于奉献的人,就应该接受这份馈赠。这不仅无损您的品行,而且也能激励更多人投身到扶贫事业中。”

    项南有纪晓岚的口才,论讲道理,怕是天下第一。

    凌教授说不过他,也只好点头答应下来。

    实话说,他现在研究放风护沙的菌草,需要大量的经费。一旦菌草研制成功,寕夏乃至全國的戈壁、沙漠都不用再担心风沙的问题。

    而九零年代,大学的科研经费有限。这一百万,真的能当大用。

    而且有车开,比骑车就方便多了。他可以跑更多的村子去教种植,能够惠及更多民众。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拯救诸天单身汉不错,请把《拯救诸天单身汉》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拯救诸天单身汉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