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杨狄峨

    皇太孙遇刺这个消息很快由邸报传到京城乃至大明所有府县,正值洪武二十七年春闱的关口,天下士子云集南京,更是将此事传的街知巷闻。

    大批的士子从各个方向往国子监或者贡院汇集,沿途的百姓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多的读书人同时出现,都好奇地跟在后面想看个究竟。当知道是准备请愿劝谏皇上扫除沿海倭寇时,也在一旁吆喝助威。

    在国子监会合了六馆监生,倡仪国子监六馆学生齐聚紫禁城外,秀才张宗浚等人槌鼓请愿,乞求皇上逐倭国使节,并将在国子监进修的倭国监生控制起来,请求皇上驱逐其出大明国境。

    帝喜之,下旨令国子监善待士子,但不准所奏,由张宗浚等士子代拟斥责诏书交皇帝审阅,后送至倭国,勒令其约束本国属民,不得与大明为敌。诏:张宗浚等为首之七人随詹事府官前往苏州伴读皇太孙,同时为其解惑民意,进说民间利害、田里稼穑等事,兼陈古今孝弟忠信文学材艺诸故事,日以为常。

    但朱允炆此时却是不知道京城已经搞出了那么大的动静,中华的第一次抗日游行竟然由他一手缔造,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随着他一时的冲动,七十四条性命就葬身在他的手中,开始出于义愤。

    不顾铁铉的苦苦劝谏,朱允炆下令将当时在场的人,无论是小贩还是香客全部由缇骑控制起来,逐一盘问,大明的户籍制度比较他后世的身份证有些相似,置户帖、户籍,具书名、岁、居地。籍上户部,帖给之民。一般来说,没有官府的号令,百姓是不得擅自迁移的,所以对于自己的旨意,朱允炆并没有放在心上,当时他只是想找出所有隐匿的倭寇而已。没有想到锦衣卫呈报上来的结果是那么多人被处死。

    杀,是出于恐惧和愤慨,自己的一时疏忽,让铁铉抓活的倭寇,导致了几名亲卫的丧生和那少年的断臂。最后细思量中,朱允炆感到一阵阵的后怕。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化,这句话是一点也不错,回到明朝一年多的时间,不知不觉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惬意中养成了习惯。

    这还是他自认为有着比别人多了七百余年的见识,曾经鄙视朱元璋不分青红皂白杀戮的情况下。不过这一切随着那半只手臂的飞起都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这七十四人中没有无辜的吗?在锦衣卫的严刑拷打之下,没有无辜之人那才叫见鬼。而这些无辜的人,就是自己的一时冲动、自己的脑子一热,莫名其妙的丢了性命。权力的可怕之处,就是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诱惑。

    自己变了吗?朱允炆没有人的时候在那里沉默,受到良心的谴责时,他就会带着铁铉等人去看望那个断臂少年,只有看到那个少年,朱允炆才会觉得心里稍微有些安慰。因为那少年在他的心目中才是真正的无辜者。

    那少年姓杨,叫杨狄峨。狄青的狄、峨眉山的峨。今年才十六岁。和朱允炆差不多大,湖州本地富户出身,本来准备在法华寺上过香后,即日起程前往苏州六艺书院求学的。

    太孙殿下所建六艺书院,经过圣旨恩准,虽尚未建成但已经是天下闻名,本来就饱受压制的江南士子,对于其的热望也不可小窥。

    除了一些准备明年春闱的士子,年纪小一点、家里又宽松的士子,无一不想进入六艺书院就学。因为毕竟是太孙殿下所主办的书院,皇太孙是谁,是大明的储君,下一任的大明皇上,说不定待到皇太孙登基,六艺书院又是一个国子监呢。

    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精明的江南人不会不明白。不计出身、不计贫贱,品学兼优者可推荐至国子监。这一切的一切都刺激着穷的只剩下钱的江南商户。

    杨狄峨就是其中之一,母亲早亡,父亲经年在外行商。只留下一个老管家平叔陪着他在湖州居住,本来属于商户的他是不能参加科举的,每天只能在浏览群书中聊以度日,可是伴随着六艺书院招生的消息,使杨狄峨看到了希望。

    杨狄峨在湖州没有什么牵挂,只有一处大宅,和若干家仆。父亲已经数年没有消息,几年前有人传话过来,说是在南洋一个叫暹罗的地方做生意,很远很远。只是隔三岔五的托人捎些钱回来。其余的一般都是平叔照顾并管理着家中大小事务。

    所以他散尽家财,遣走奴仆,准备搬到苏州居住,待到六艺书院开学后进入其中学习,万一学业有成,得个一官半职。也可以光耀门楣,那时说不定父亲就会回来和他相聚,这是杨狄峨的唯一心愿了。

    小维对自己救命恩人十分关心,在朱允炆的身旁,有事无事的常常把杨狄峨挂在嘴边,害的还要操心派人保护她去苏州杨狄峨的住处探望。为了省去那么多的麻烦,干脆随着杨狄峨手臂伤口的愈合,朱允炆干脆将其接到苏州皇太孙行宫居住,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个平叔对于他好像有种莫名的敌意,可能是由于主人的手臂因为受他们的牵连而断的吧。朱允炆这样想。不过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事实也的确如此。

    不过朱允炆渐渐感觉到杨狄峨有些与众不同的地方,比如说记忆力超强,什么书只要是看了一遍,基本上可以默写出来一个大概。虽然年纪幼小,不过是洪武十一年的生辰,十五岁还差那么一点,可是分析起事情来头头是道。让朱允炆获益不浅。

    比如说,之所以平叔能做出那么快的反应,就要归功于杨狄峨的分析,在无意中,他发现卖水果的小贩在奴颜卑屈笑容和作辑中,弯腰的方式有些特别,仿佛有些习惯似得,总是不自觉的将腰弯曲至快九十度的模样,虽然没有听到小贩说话,但从直觉中感到这些人不是本地人,因为湖州是项羽起兵反秦的地方,这里的居民从心里有种傲气。从来不会作践自己到那个地方。

    就凭借这一点,他让平叔做好准备,两人则去买些水果试探对方,那些倭寇又怎么能听懂湖州的本地方言,一下子露出了马脚,所以平叔在其发动刺杀的同时做出反应。也因此改变了事情不可逆转的结局。

    ...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回明不错,请把《回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回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