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蓄势

    两人正说话间,大乔睡眼惺忪,端着个木盆出来打水洗漱,见袁熙坐在院子里,哎呀一声,说道:“妾还没有用妆,真是失礼了。”

    袁熙和小乔都笑了起来,袁熙微笑道:“不,这样也很好看,昨天累的不轻吧?”

    大乔想云鬓旁团起的秀发随意挽了挽,轻声道:“妾确实没有想到这耕种会这么累。”

    “更让妾惊讶的是北地女子,能做那么多农活,竟是不输男子,真是让人难忘。”

    “江南女子多是男耕女织,以刺绣为主,出来做农活也有,但少得多的。”

    袁熙笑道:“只是江淮少些而已,西川交州那边,还是很多的。”

    “江淮富庶,劳力也多,大部分时候不需要女子进田,但在北地粮食收割就那么几天,皆是全家上阵,不然过了最佳时节或者遇上大雨,今天的粮食收成便要泡汤,等于一年白干。”

    “就像北地守城,到最后男人顶不住了,女子也要上城防守一样,毕竟城破了,她们的遭遇生不如死。自然人人拼命。”

    大乔若有所思,出声道:“这便是夫君让官员和家眷,都参与田间劳动的目的吧?”

    袁熙听了,欣慰道:“夫人悟性很高。”

    “这正是我的初衷,我想通过劳动让官员们知道,他们的命运和百姓是连在一起的,大家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没有百姓的辛勤劳动,也没有官员们的富足生活。”

    “他们可以活的好一些,但应该,也必须明白他们的好日子是谁给的,若是他们忘本,就是自绝于天下和百姓。”

    大乔小乔听了,皆是若有所思,小乔出声道:“妾这之前,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说法呢。”

    大乔出声道:“天下别的诸侯,怕是也不会这么做,真正特别的是夫君呢。”

    袁熙笑道:“我也不是那么高尚的人,只是比别人多看到一点而已。”

    “而且我相信,南人北人并没有根本区别,他们都有共同的敌人,之所以现在对立,只是他们没能看到将来共同面对的生死存亡而已。”

    “大好河山,徒然耗于内斗,无数生命惨死其中,最后被外敌所趁,实在太可惜了。”

    “只要没有战事,百姓辛勤劳动,迟早会开创新的天地,我现在要做的,就是竭力让这个时代赶快到来。”

    “明年可能要再次用兵了,到时候中原和江淮不都安全,这两年你们先委屈下,等天下太平,我再送你们回暖和些的地方。”

    大小乔对视一眼,同声道:“夫君去哪里,妾就去哪里。”

    正说话间,蔡昭姬抱着一把琴走了进来,见袁熙也在,便过来施礼相见,袁熙却是站起身来,将蔡昭姬扶着坐下,说道:“说了不要行礼了,你现在身子不便,小心脚下闪失。”

    蔡昭姬笑道:“妾没有那么金贵,当日被掳,数百里都徒步走过来了,这几步路没事的。”

    袁熙笑道:“仔细些总是好的,毕竟去年刚生,这次又怀上,也是意外之喜。”

    大小乔有些羡慕地看着蔡昭姬微微隆起的小腹,他们早得知蔡昭姬是最早跟随袁熙的,却因为种种原因,很久才怀上,结果这几年开始发力,已经是第三个了。

    蔡昭姬见袁熙坚持,只得答应以后小心走路,她看到小乔面前的新琴,笑道:“我却是来的不巧了,前些日子我想给夫人做把琴,以为夫人新嫁之礼,结果蓟城寻不到上好的梧桐木,等好不容易从糜夫人商队那边买到些好材料,请工匠细作又耽搁了些时日,结果直到夫人新嫁都没给赶上。”

    “今日琴才送到,我想着有些晚了,但只厚颜送来,却没想到夫人已然做好了。”

    小乔欢天喜地将琴接了过来,说道;“夫人客气了,妾一直盼着呢。”

    “不如妾弹奏一曲,让夫人指点下?”

    小乔弹完一曲,蔡昭姬笑道:“指法节奏都没有什么问题,夫人年纪虽小,琴艺已经登堂入室,剩下的便是火候了。”

    “假以时日,夫人必然能超过我。”

    小乔谦让几句,袁熙见蔡昭姬桌案下面的手按着腹部,便起身道:“你们两个先忙,我陪蔡夫人走走。”

    大小乔将两人送出门,袁熙让两女回去,便扶着蔡昭姬往回走,说道:“怎么,身子不舒服了?”

    蔡昭姬笑道:“夫君还是这么体察入微,只是孩子踢了两下,现在没事了。”

    袁熙叮嘱道:“义学的事情你暂时不要管了,家里孩子们的书典教授,我会找其他人代替。”

    “不然的话,你天天还带着好几個孩子,劳心劳力,对自己也不好。”

    现在府里的孩子不少,吕玲绮回来后,袁熙的三个孩子,加上侯夫人女儿公孙氏和孙尚香等女,都是蔡昭姬教授,所以袁熙觉得蔡昭姬平日太过劳累,只怕影响了孩子。

    蔡昭姬笑道:“夫君有合适的人选了?”

    袁熙头疼道:“让我好好想想,如今子义的孩子也入府陪读了,以后人丁再多起来,我想着干脆让其都去义学算了。”

    蔡昭姬轻声道:“但这样一来,如何护得孩子们安全,是个大问题啊。”

    袁熙不得不承认这是最麻烦的,要是有刺客图谋不轨,便很容易出事。

    他叹息道:“此事从长计议,暂时让吴夫人替你,有解答不了的疑惑,再让他们找你。”

    蔡昭姬点头答应,说道;“太史享那孩子我见过了,悟性不错,可见太史将军下了不少功夫。”

    “太史将军真的告老还乡了?”

    袁熙心情沉重地点了点头,“他的伤势不妙,但是我能做到的,也只是让元化先生给其开些药了。”

    “据元化先生说,只怕太史将军很难坚持一年半载,都说将军最好的归宿是战场,但我倒希望他们能多活几日。”

    “不过明年要是和曹魏爆发大战,也不知道要再死多少人。”

    蔡昭姬脸上忧色一闪,袁熙口中的大战,必然是牵连极广,极为惨烈的全面交战,袁熙看到,安慰道:“放心,曹操未必会选择和我全面开战。”

    然而袁熙的想法终究落空了,进入冬天,天下进入短暂的和平,却有消息传来,曹操调动了司隶兖州豫州的数万兵力,到冀州驻防,显然是为来年做准备了。

    而西凉那边,不知道曹操用了什么手段,竟然是安抚了马超,将其封为了四方将军,凉州刺史,并继承了马腾的侯位。

    要知道,之前马腾在许都死了,很多人还以为马超会铁了心和曹操作对,但曹操这次做的却是颇为鸡贼,对外宣称马腾是病死的,之前其被下狱时的罪名是通敌,这当然是陈群栽赃的,在马腾死后这罪名也撤销了。

    这等于是曹魏承认了马腾无罪,给了马超个台阶下,更重要的是,曹操让马超继承马腾侯位,等于是事实上承认了马超是名正言顺的马氏家主,这才是马超最想要的。

    对此马超自然是投桃报李,他借着曹操名义整合了马腾留下来的势力,然后亲帅两万西凉骑兵,从凉州到了冀州布防。

    这一系列的举动,加上曹操至今在邺城坐镇,都证明即使来年袁熙不动手,曹操也要对袁熙采取行动了。

    另一方面,曹军攻取西川极为顺利,夏侯渊和司马懿突破剑阁后,便一路势如破竹,眼看就要打到成都城下。

    之所以这么顺利,固然有曹军用兵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在于张鲁献出和汉中,然后曹军马上南进,让处于内忧外患的刘璋根本没有时间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在刘璋治下,西川虽然看似安定,但也有不少人不服刘璋,时有反乱,加上张鲁的天师道势力早渗透很深,很多情报军情都被泄露出去,甚至还有开城投降的。

    而金牛道看似险要难走,但关键处还是在几处易守难攻的城池,对此司马懿作为军士,采用强攻加天子诏书招降的手段,导致守军士气很低,城池被一一从内部攻破。

    西川的投降派本来就势力不小,眼看这刘璋抵挡不住,更是变本加厉投降献城,如此一来,益州更是人心惶惶。

    这消息传回许都,无疑是给曹营众人吃了颗定心丸,看这形势,刘璋投降也不过是半年之内的事情了,到时候正好是来年开春,有益州凉州这两个平定的大后方,曹军更有底气在冀州和袁熙全面开战了!

    而且曹营为这一战,已经准备酝酿了好几年,众多曹氏和外姓将领已经出发去冀州,预计来年曹操能凑起一支超过十万人的大军,而且是纯粹的士兵数目!

    相比之下,袁熙军和江东年内打了数场大战,虽然将江东打残,但自身也在不断地交战中损失了数万人,来年能凑出多少兵力,也还是个未知数。

    如果让袁熙休养生息,花两年也能差不多恢复元气,但曹营显然是不准备给袁熙这个机会了!

    对此袁熙心知肚明,所以当新年到来的时候,他将在青州的诸葛亮叫了回来,同时召集掾属将领设宴,商议来年用兵之事。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不错,请把《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