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三章 青霉素试验;马斯顿垫

    次日,三月十五日。

    虽然早在昨天晚上一些民间报社就已经加急印发了号外,不过官方直至今早才正式公布了消息。

    「……我国朝军伍齐整,威武非常,地方百姓、侨民箪食壶浆,喜迎王师,共贺英人荒诞统治之了结……」

    「……此战统共歼敌二万之众,俘敌十万有余,缴获之多无可计数,止汽车便有万辆……己方阵亡不过二千,战伤六千余,实为罕见之大胜。」

    「……所谓‘四大要塞之一’,不过尔尔,徒增笑耳。西方列国军武衰落之势由此可见一斑……」

    大明官方通讯社的文字游戏功夫不错,实际歼敌数字应该是一万二千,那多出来的八千是乘坐船只仓促撤离的一小部分部队。

    撰稿人员认为这些丢盔卸甲的残兵败将已无战力可言,于是也把他们计入了歼敌数字。

    而明军的伤亡中,他们略去了非战斗减员,限定了“阵亡”和“战伤”,所以己方死亡数字从三千四百变成了两千多,负伤数字也从七千变成了六千。

    一增一减,战绩就看起来更加辉煌了。

    注水了吗?真注了吗?如注!

    欢庆胜利的景象涌现在大江南北的几乎每一个州县,有些地方甚至放起了烟花爆竹。

    各地学校也依照朝廷指示,宣布放假一天。

    不知是哪家店铺开的头,公然打折限时优惠,于是一大票的店铺也只能争先恐后的竞争起来了。

    工厂倒是没停工,毕竟老爷们可舍不得这一整天的产量所创造的利润,取而代之的是大发慈悲地发放一些诸如牙膏、火柴、煤油之类的日常用品,亦或是少许钞票。

    原本,大都督府参谋处经过多次的推演,预估解决马来亚地区的英联邦军队需要耗时两个月到两个半月,伤亡三万到三万五千人。

    但实际结果却远远小于当初预估,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打了胜仗,朝野上下无不欢欣鼓舞,朱泠婧同样如此。

    昨晚她兴致勃勃地随手写了首诗,又撰好了敕书。

    「皇帝敕谕文武群臣:朕承鸿业未久,励精虑治,毋敢懈怠,惟恐负社稷黎民也,战事之始实属无奈之下策……」

    「……今南征马来之部队,将士用命,果敢无畏,长驱直入,尽灭英人之舰队与大军,所谓堡垒旦夕即破,朕实感欣慰。是以嘉奖全体将士,厚葬殉国之人,严惩怠军无能之辈,此即奖惩不容偏颇至理……」

    「……尔军人官佐兵士须知,务果敢而避怯懦、务谦逊而戒骄横,据诚秉义,尽忠职守,勤恳不懈,毋负朕望。钦哉。电告南北,从速办理。」

    实际上她本来想多用些不常见的高逼格文言文字词,但最后还是作罢了,反正这东西终究是给人看的,意思到了就行。

    心情甚好的朱泠婧嘱咐苏依依,第二天拒绝一切政务,然后今天就一觉睡到了日上三竿。

    无梦、深沉、安逸的一觉实在是让人舒畅,她慵懒地翻了个身,忽然觉得手背湿湿痒痒的,便下意识地摸了摸那毛茸茸的一团。

    “好了,别舔了。”

    踏墨如同小狮子似的端坐在床沿,一蓝一绿的双眸直勾勾地盯着她。

    行吧,这都巳时了,也是该起床了。

    稍微收拾片刻过后,她便去洗漱用膳了。

    “陛下,周待诏到了,我们让他在外稍候片刻。”

    “不了,直接宣他过来。”

    尽管夏筱诗的预产期差不多就是这几天,但身在一线的周长风实际上还有不少事情要忙,什么物资调拨、补充兵员分配等等。

    最让人无语的是,昨天下午,二十二师师副参与完了庆功宴之后乘车返回驻地,结果路上过桥的时候被陆战一旅的一辆卡车撞下了桥。

    这位倒霉的上校断了好几根骨头,呛了不少水,差点溺死。

    这大概就是乐极生悲吧。

    数万大军云集于此,类似的杂事自然不会少,而且往往都要部队主官亲自出面才能办妥,搅得周长风无比头大。

    纠结归纠结,恐怕是赶不及回家了。

    好在皇帝的召令来得恰到好处,这下总算可以名正言顺的逃离这摊杂事了。

    于是在登上飞机、起起落落好几次之后,他在今天上午重回了京师应天府。

    街道上的欢庆氛围让他的好心情更上一层楼,以至于在觐见皇帝时脸上还挂着笑意。

    “你倒是精明,虚名拱手让人,但实打实的功劳一样没落下。”

    “陛下,我也没想到对方那么不堪一击啊,一不留神就打穿了。”周长风故作诚恳地答道。

    “还是提点你一句,少争功,偶尔出出风头也就罢了。”

    朱泠婧在这方面的心理有些矛盾,希望他能跟其他将领把关系处好,毕竟这终究是她在军队中一步步帮扶起来的,要是被孤立就太尴尬了。

    但是,又不能太过于紧密,应该维持在一个不远不近的适中位置。

    对于她的提醒,周长风不以为意地回道:“您放心好了,我还是有点心眼的,我跟他们相处得还是很融洽的。”

    “你能不缺心眼就很好了。”

    接着,二人交流了一下关于后续战略的一系列事宜,以及外交上的状况。

    马来亚地区的战事已经告终,南洋地区门户大开,虽然美国人仍旧盘踞在菲律宾,但战略态势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良好的。

    现在大明海军西可经由马六甲海峡进军印杜洋、威胁日不落帝国的明珠,南可顺势而下、夺取资源丰富的荷属东印杜。

    当年被称作“海上马车夫”的荷兰在鼎盛时期风光无限,荷兰东印杜公司的贸易额占到了当时全球贸易额的一半以上。然而随着海战、陆战的接连失败,荷兰昔日的光辉历史已化作明日黄花。

    荷兰自古以来就与大明的关系不佳,甲申之变以后的那段黑暗日子里,荷兰人就被揍了一顿而放弃了位于小琉球的据点。

    之后也因为一心想做生意而使尽千方百计,比如贿赂大明官吏之类的,因此朝廷从来都觉得这伙红夷很狡诈。

    近代以来,鉴于其对殖民地华裔华侨的残暴行径,宪政之后國族主義盛行的大明早就盯上了荷属东印杜。

    荷兰人又是道歉又是赔款,也只能说是暂时性的延缓了那一天的到来。

    反正南洋诸地资源丰富,能多赖一会是一会。

    倚仗英国人的支持,荷兰人才敢断然拒绝大明提出的主动放弃殖民地、体面撤出的建议。

    现在随着英军舰队和地面部队的惨败,荷兰人不得不提心吊胆的面对即将扑面而来的庞大舰队。

    现在本土的安危还是个未知数,天知道德社何时动手,而仅凭远东地区的殖民地军队怎么可能抵御浩浩荡荡的明军?

    现在唯一的希望是得到美国人的庇护承诺,然而华盛顿方面含糊其辞,给予的答复都是一些模棱两可甚至前后不搭的话语。

    “军部的答复是有六成把握,伱怎么看?”

    尽管大都督府参谋处、陆军、海军对于夺取采油、炼油设施的作战计划有详尽的计划,然而谁也不敢保证能百分百成功。

    “这已经是军事角度上能做到的极致了,不过我们也可以尝试外交施压?”周长风沉吟了几秒,列举道:“现在可没人给荷兰人撑腰,说不定他们会怂。”

    “他们开的价码太高了,心不诚,多谈无益。”朱泠婧淡淡道。

    荷兰公使馆这些天还真接到了来自鹿特丹的密电,与大明方面进行了两次秘密会面,表示可以主动放弃殖民地、撤出南洋。

    不过,荷兰人漫天要价,开出了870吨黄金的天价。

    与会的礼部外务司代表还以为翻译人员出了纰漏,连续询问了三遍才确认。

    现在一吨黄金大约价值120万美元,相当于480万圆,荷兰人开出的价码是他们计算了今后数十年里的收益得出的结果。

    “嘶……”周长风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踌躇着说:“其实,如果这个价格再低一点,完全可以考虑这笔买卖。”

    军队行动要花钱、物资消耗要花钱、亡者抚恤要花钱……林林总总加起来也同样是一笔巨款,还有可能被荷兰人爆破炸毁油田。

    如果花一大钱就能完完整整的接收整个荷属东印度,包括大家心心念念的那些采油、炼油设施,说实话还真不亏。

    反正到时候可以在缅甸、婆罗洲、爪哇等地秘密搜刮一番,花几年功夫搞出成百上千吨黄金并非不可能。

    “天真!这不是钱的事。”朱泠婧瞥了他一眼,“上国威严可不是能用金银衡量的。”

    “陛下,我只是随口一说,毕竟荷兰人开价确实太高了。”

    “终归是要在战场上见分晓的,国立油气公司已经在做准备了,到时候即便遭受破坏,也得尽快将其修复。”

    周长风颔首道:“总体上还是很乐观的,毕竟好几处油田,哪怕只完整拿下一个也有上百万吨的产量,足够应付一年半载了。”

    “嗯。”面色平静的朱泠婧轻轻摆了摆手,“你妻子差不多就是这几日了,回去作陪吧。如果运气好,能赶得上。”

    督府参谋处打算二月二十二日开始实施攻略婆罗洲和苏木达喇的计划,代号“血痹”,陆战一旅将担负进攻旧港的任务。

    作为主官,周长风最迟也得在十九日返回部队。

    谁也没法断定产期具体会早几天还是晚几天,或许真的得看天意了。

    临走前朱泠婧还告诉了他一个比较振奋的好消息,那就是青霉素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以至于兵部居然从一向扣扣搜搜的税赋监那儿要到了一笔十八万圆的巨款用作专项研发资金。

    芙蓉大学的研究团队对青霉菌培养物进行提取和纯化,他们发现这种提取物即使稀释一百万倍,仍然能够有效阻止实验小鼠体表的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接下来按常理来说应该继续完善动物实验,等记录下充分完备的数据后再酌情开始临床试验。

    然而兴奋的兵部官吏们可等不及了,他们原先还对周某人鼓吹的新型抗菌药半信半疑,没想到居然是真的潜力非凡?

    非常时期当行非常手段!

    于是兵部介入了青霉素的研发,要求尽快展开临床试验——如此灵药,早一天投入使用都善莫大焉,不知能挽救多少性命。

    在祁连山脉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中,代号为戊字九〇九部队的秘密单位接到了来自兵部的指示——全力配合芙蓉大学青霉素研发团队。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这样的境况让周长风心情极佳,明明今天京城的天气有些阴沉,但在他眼里却跟晴空万里一样。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去了一趟兵部空军署,打算亲手递交一份建议书、再嘱咐几句。

    在马来亚作战的时间虽然不长,不过周长风在观看工兵部队修复、建设机场的时候觉得这样的效率太低了。

    这些天里,他回忆了一下脑海中的那些老照片,偶然想到了一种叫不出名字的、不起眼的小东西,很快就意识到大明空军肯定用得上。

    在历史上,随着航空兵的发展,列强空军陆续意识到野战机场的修建比较低效——随着飞机越来越重,土地跑道必须认真压平压实。

    为了快速建设跑道,英国人搞出了一卷一卷的钢制网链,缺点是遭到攻击后难以更换修复;而美国人则搞出了一种模块化的穿孔钢板,并广泛使用。

    这种预制铺装跑道又叫“马斯顿垫”,每块长3m、宽0.38m、重30㎏,对土地进行简单平整之后便可快速铺设。

    这个不起眼的小东西能够帮助工兵部队快速建设跑道,使得航空兵力量能更快的投入使用。即使损坏,也能方便的更换那一块。

    兵贵神速,航空兵亦是如此。

    而且它的用途广泛,比如还可以铺设在登陆滩头,方便后续登陆部队上岸卸货而不至于陷入沙子,绝对大有裨益。

    历史上日本虽然后来仿制了类似的,可没余力大规模应用这玩意,但大明可不一样。

    在空军署的一间接待室里,有人快步奉上了热茶,当值的佥事端详着草图沉吟道:“这主意好,不过打孔好像有些繁琐了?得看看工厂的意见。”

    周长风端着茶杯晃了晃,“马上战役又要开始了,看看能不能加紧赶制一批出来,试一试也好。”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后明余晖不错,请把《后明余晖》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后明余晖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