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提尔皮茨

    1899年2月,彭巴港。

    在彭巴港一群德国海军人员正在和东非海军人员进行交流,他们对东非军舰不怎么感兴趣,而是为了东非的潜艇而来。

    带队的是德国海军提尔皮茨,德国海军大臣提尔皮茨访问东非海军,本来是为了加强两国海军的合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希望东非能够开放部分港口,或者殖民地作为德国海军日常训练或者落脚点。

    不过在巴加莫约市的提尔皮茨在一位德国商人的口中,得知东非潜艇的存在,所以就临时起意到彭巴港对东非潜艇进行考察。

    在取得东非海军和政府同意后,提尔皮茨一行人抵达了南部的彭巴港,这里是东非潜艇部队目前唯一的母港。

    当然,东非肯卖提尔皮茨这个面子,主要还是因为他的特殊身份,要不然作为恩斯特所看中的战略性武器,根本不可能给这些外人演示。

    提尔皮茨,全名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1897年被威廉二世任命为帝国海军大臣,前世德国大洋海军之父,他曾说过“没有强大的海军,德国的世界作用就如同没有壳的软体动物。”

    毫无疑问,提尔皮茨是威廉二世大海军计划的主要执行者之一,如今这位前世德国大洋海军的缔造者在主导德国海军发展后,第一次到访东非。

    而提尔皮茨看中东非也并不出人意料,作为世界海军强国之一的东非海军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拉拢价值,更何况东非海军手中掌握着德国海军所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较为丰富的海外基地,自己东非海军所处的优势地缘位置。

    东非直面两大洋,尤其是在印度洋方面,对亚欧航道具有极大威慑力,在印度洋区域内的实力仅次于英国皇家海军。

    而东非又在太平洋区域拥有多个殖民地,这都是当前德国海军所欠缺的,尤其是在威廉二世政府的世界政策之下,德国海军处在极其尴尬的境地,即便新建军舰,也改变不了德国海军恶劣的地缘环境,

    缺乏殖民地和海外基地的情况下,德国海军即便军舰数量再多,也只能在欧陆发挥作用,而不能形成英,法那样的世界影响力。

    就像前世某大国,即便海军实力达到世界第二,也不可能跑到波罗的海抽立陶宛的巴掌。

    而纵观全世界,在德国海军眼中,没有比东非更好的合作者,这也是提尔皮茨将东非作为重点的原因。

    “东非海军的潜艇看起来很不错,我本人认为潜艇对于海洋战略的作用丝毫不逊色于水面舰艇,就是不知道你们的海军潜艇具体性能如何?”

    在初次见识到东非舰艇后,提尔皮茨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为他的直觉告诉他,眼前的这条大家伙绝对不一般,光是浮在水面的部分推断,排水量至少应该在上百吨以上。

    而东非建造这种大家伙,显然不是用来当做玩具的,所以提尔皮茨初步判断,东非潜艇很有可能具有较强的作战能力。

    早在普法战争时期,提尔皮茨就对潜艇在战争中的潜在威力产生了浓厚兴趣,毕竟当时普鲁士海军实力弱小,所以在普法战争时期普鲁士海军大部分时间只能窝缩在海港里,警惕法国海军从英吉利海峡通过,这对于普鲁士海军而言是非常尴尬的。

    这种憋屈的环境下,当时提尔皮茨自然寻求处在在劣势状态下,普鲁士海军如何应对强大的法国海军,而潜艇明显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毕竟其功能和水面舰艇明显有巨大差异。

    “我国对潜艇的研发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开始,目前技术已经比较成熟,采用内燃机作为动力,目前世界上应该没有其他国家有类似的潜艇存在。”东非潜艇舰队监视长克林特曼颇为谦虚的说道。

    前世德国在1913年才研发出潜艇专用柴油机,而东非大大加入了这一进程,本身东非在内燃机领域研发属就于顶尖水平,加上提早布局,恩斯特的重视,这让东非军用潜艇率先横空出世,并且组建了世界最早的潜艇部队。

    实际上早在1720年,俄国人尼科诺夫就在彼得大帝支持下建造了第一艘军用潜艇,但是彼得大帝去世后,俄国海军取消了所有支持。

    之后的两百多年里也有人不断尝试突破潜艇技术,但是作用都不大,而支持潜艇水下远距离航行的合适动力,还要等柴油机、电动机等技术成熟后才行,而恰好,东非在这些领域都比较强,所以在技术成熟的情况下,东非潜艇才能横空出世。

    “眼前的鹦鹉螺号寻常深度也能达到六七十米左右,水面排水量两百多吨……可以长距离航行,不过故障率相当高,在此前我们东非的克洛号潜艇就直接失踪。”

    克洛号实际上是并没有装备海军,而是当初索伦湖潜艇研究所的一艘实验品,在第八次试航中因为故障沉入索伦湖,因为索伦湖的深度,所以也没打捞上来。

    而目前东非海军仅有四艘潜艇,最老的一艘也才服役三年时间,在此前东非潜艇已经实现了一次迭代,目前这艘鹦鹉螺号和其他三艘现役潜艇在技术上相当成熟,只不过克林特曼没有和提尔皮茨说实话罢了。

    即便德国和东非关系不错,克林特曼也不可能无私到向德国人透露东非潜艇的核心数据,之前所提到的都是比较保守的数字,甚至夹杂着上一代东非军事潜艇的数据。

    即便如此,也让提尔皮茨眼前一亮,先不管东非潜艇技术如何,能够应用于实战那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更何况东非甚至为潜艇组建了专门的部队。

    “克林特曼上校,如果不出意外,你们的潜艇毫不夸张的说在全世界范围内应该都是最先进的。”

    提尔皮茨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东非藏的太深,这个情况自己居然现在才知道,那其他国家说不定也有类似项目。

    实际上东非潜艇“暴露”也是无法避免的,除非东非潜艇部队整天窝在彭巴湾不出去,而彭巴湾的深度显然不适合潜艇训练和作业,所以在印度洋频繁活动的潜艇,终归会被人发现。

    向提尔皮茨汇报这个消息的德国商人就是其中一员,他在一次到贝拉港的生意中,在船上意外看到了从水下上浮的东非潜艇。

    当然,他并不知道那艘潜艇属于东非海军,毕竟各国除了东非,目前没有海军潜艇部队。

    而在巴加莫约见到提尔皮茨时,他意外想到了这艘潜艇,所以就将这個消息告诉了提尔皮茨,毕竟出现在东非近海,那这艘潜艇大概率是东非的。

    如果是一般人得到这个消息,或许不会重视,听完后就甩在脑后了,但是提尔皮茨就不是一般人,他对潜艇的兴趣在全世界海军高层将领中都可以说无出其右。

    前世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就是其得意之作,不过很可惜,即便如此也没有改变德国海军的命运。

    当然,提尔皮茨的想法有些多虑了,因为重视潜艇技术的国家,目前全世界只有东非一家,不过这仅限于政府层面,其他国家民间个人或者团体对潜艇技术的探索也是不少的。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非洲创业实录不错,请把《非洲创业实录》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