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皆有生灭,“万岁”从来都不存在,只是个表达尊敬和恭维的称呼而已。
时间来到崇祯十六年,曾经极度辉煌的大明王朝不免步入前尘,已经是一片的风雨飘摇,大厦将倾。
说到底,就算王争做的再周全,准备再完善,也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其中各地将帅惧死逢迎,还有江南虚伪的鼎盛繁华,自以为天下太平,都脱不开关系。
十几万大军,其中还有不少前明将帅,但是从徐州誓师开始,一路顺风顺水的打到南京脚下,南京城偶有风闻,但却对山东军西进攻取襄阳一事深信不疑。
直到前不久大胜关破,一名骑兵亡命奔逃到魏国公徐宏基的府第,南京城内的勋戚和大员们才得到消息。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曾经五征蒙古,七下西洋的辉煌帝国,却如同一个多年沉疴缠身的老人,动作僵硬,反应迟缓。
华夏大地上从来就不缺少能人,每一次王朝的更迭与纷乱,最终都会由一名文武兼备的帝王来统领结束。
满清在历史上趁人之人威,夺取了大乱纷争的华夏大地,击溃重病缠身的大明王朝,这并不见得他们有多强。
历史在多年以前悄然拐弯,小小的登州,走出一个将要决定天下走向的普通人,贫困的山东地区,会诞生一支威名赫赫的强军。
枯木逢春,老树开花,花草吹又生,这似乎是不能逆转的结局。
华夏大地每一次的动乱,都是上天赐予的机遇,结合了智慧、勤奋和勇猛的炎黄子孙,会在一次次的灾难中学到更多,变得越来越强。
崇祯十六年七月十三日,安东候王争亲自率领十五万大军,兵临南京城下,摆出十五门神威大将军炮对准城墙和城门,无数的战兵披甲云集,一副大举攻城的架势,惊动天下。
俗话说破而后立,这浅显易懂的道理,王争显然明白。
满清在外的进攻,流贼在内的牵制,对于王争来说反而是个绝佳的机会,山东军是怎么走到今天,无非是一步一个脚印,默默向前,不断进步。
南京守备勋臣魏国公徐宏基算是所有人中反应最快的那个,他听到消息后,宁可信其有,不想信其无,冒着极大的风险擅自调兵,立即封锁了南京外城。
这一点让王争出乎意料,山东军想要一举拿下南京城的计划就此泡汤,面对坚固如同京师的城墙,似乎只有强攻一条路可走。
在南京城下,山东军立刻召集了一次军议,除了在前线走不开的以外,有关的军中将帅,还有军议司参谋文吏几乎全员到齐。
无独有偶,同一时间,南京城内兵马开始四处调动,紧张异常,不断有大臣在魏国公府内进进出出,面色匆忙。
一直十几万人的大军兵临城下,虽然打出官军的旗号,但是魏国公徐宏基觉得非比寻常,派兵封锁外城,便是对山东军的最好答复。
这次会议临时拼凑,但是规格很高,南京城内稍稍有点门面和丁伍的人徐宏基都通知到了。
说起来有些嗟嘘,对方已经兵临城下,徐宏基更是开始调兵备战。
但城内的勋臣和武将们听到这个十万火急的消息后依然行事如常,没有丝毫的紧张,甚至有的根本没来,大部分人足足磨蹭了一个时辰才到齐。
文臣中最出名的就是当今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掌握着全城半数以上的兵权,除此之外,大学士王铎,还有礼部尚书钱谦益也都来了。
据说这老不死钱谦益的前不久刚娶了秦淮名妓柳如是,为她建了一处南京城内最豪华的园林,极度宠爱。
钱谦益身为东林党魁,被人称作名臣名士,喜爱抨击朝政和阉党,但私家园的林豪华程度在南京内城郊外当属为首,比起洪武年朱元璋兴建的大明皇家园林来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自从取了柳如是之后,钱谦益更加老当益壮,红光满面。
要说什么人最不急,显然就是这帮文人,身处极尽繁华之地,日日笙歌做赋,不少人都沉浸在天下太平的假象之中难以自拔。
武将方面最有代表的黄得功已经跟着山东军攻城,刘良佐几月之前就被王争亲手杀死,到现在骨灰说不定都凉了。
江南六镇,最强的两个已经瓦解,剩下那所谓四镇多半分布在常州,苏杭、扬州等地。
南京城内制度不同,勋臣外戚势力熏天,兵马几乎都被勋戚和文臣瓜分,在城内的武将向来都是猴子。
一大群游击将军和参将,但是总兵级别的大将只有几个,麾下兵马总数不过两千,根本谁都惹不起,好像小孩子一样缩在一边。
这些人在这种级别的会议上,明显只是充当花瓶的角色,表示武将也来人了,但要想说什么话根本没可能,看着他们商量就行了。
提起勋臣外戚方面,那人可就多了。
包括魏国公徐宏基的儿子徐允爵在内,还有保国公张国弼,隆平侯张拱日,临淮侯李祖述,怀宁侯孙维城,灵壁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永昌侯徐宏爵,定远侯邓文囿,项城伯常应俊,大兴伯邹存义,宁晋伯刘允极,南和伯方一元,东宁伯焦梦熊,安城伯张国才,洛中伯黄九鼎,成安伯郭祚永,驸马齐赞元,等等一溜的勋戚名号,如果全都念出来,怕至少要说上几个时辰。
说起来有些讽刺,如上这些个个傲气冲天的大明勋戚,除了现任的魏国公徐宏基以外,几乎全在清军攻打南京时跟着钱谦益剃发出迎,就连徐文爵也不例外。
最主要商量的,自然还是文人。
能参加这次紧急会议的,都是在地方上有发言权的文官,比如知府级别以上的地方官,掌握兵权的史可法,捏着粮饷的分守道、监军道,督粮道等官员。
由于参加这次紧急会议的人很多,所以徐宏基事先已经吩咐下人在偏厅里布置了一间临时的堂室。
此时距离徐宏基发出消息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官员们还没有到齐,就是在这种火烧眉毛的情况下,文官们依旧笑着在寒暄,依照品级分排座次位序。
无论文官还是武将按照规矩,都是官职越低来的越早,等的时间就越长,勋戚们则是按照爵位和俸禄的高低,规矩一样。
至于堂堂的史尚书、钱谦益还有王铎等人,自然是等到众人来到半晌之后,方才结伴姗姗来迟。
(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