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助手

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汪正国的当务之急,是还得要继续去学校当苦力,大学生要是没有被老师拉去干过苦力,打打下手什么的,这样的大学生无疑是失败的,光是课堂上讲的那点理论知识实在有限的很,很多时候一学期所学的理论知识,都不如给老师当一个月苦力来的有用。

    当然,前提在于老师让你当苦力是做科研、教学方面的苦力,要是成天被拉去搬砖什么的,那除非是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会有点有用处之外,似乎其它的都是咸鱼。

    好在汪正国遇到的老师比较靠谱,或者说这年头的大学老师都还是挺靠谱的,没有谁真的会厚着脸皮让学生去给自己家搬砖。

    现在再回过头想一想,若是之前汪正国没有去做这个“苦力”,可能一时半会儿还想不到自己该何去何从,就算想要做一番事业,甚至都不知道先从何处下手,要迅速出成果,又能够自己做主的项目,这年头实在是不好找

    让汪正国比较惊讶的是,这位让他去跑腿打杂的,还一位相当知名的老教授,在光学工程方面很是有一套,当年也是师从王大绗,在每次见到王大绗老先生的时候,那都是以校长来称呼,自己则以以学生自居。

    由此可见,带着自己做项目,让自己跑腿打杂的老教授确实是一枚大牛,汪正国当然也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受到如此重视。

    要说学校和自己同样优秀的同期学生也不少,自己之所以能脱颖而出,这就和汪正国小时候在蜀大那些年的时光离不开,母亲是精通多门外语的,在蜀都工作期间,就安排在蜀大当老师,所以汪正国也能算半个蜀大子弟.....

    一大清早起来,就要开始准备去学校,既然是助手,那么你就不管教授最近在实验室有没有项目,工作日都是要去报道的。

    蜀都所的家属区沿河修建,汪正国出门就是沿河走,而这条河正是蜀都府南河,在下游的河道壮大之后,就被称之为锦江,府南河从秦汉三国时期开始,就一直是作为蜀都的护城河而存在,一直到了近现代之后,这才慢慢淡出了军事色彩。

    即便是如此,在八十年代能沿河修建家属区,也绝对是占据了相当优越的地理位置,要知道这地方再往后,是直接划在整个蜀都的一环以内,能在一环沿河修建家属区,蜀都所还是挺牛逼。

    沿河修建家属区肯定是有好处的,至少汪正南去学校的时候,在路线规划地方面就可以简单很多,直接骑着自行车沿河岸走就行了。

    一路上骑行,让汪正国内心相当震惊的是,这府南河居然是一阵阵恶臭袭来,而且还连绵不断,骑到近处一看,水质更是让人不忍直视,比起三十年后的府南河,简直就是天上地下。

    虽然在三十年后,这条河也不见得有多好,但绝对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恶臭不断,唯一的可能,三十年后的府南河应该是已经治理过的,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才让蜀都政府行动起来的。

    路上的见闻确实让人心情高兴不起来,好在几分钟之后就出了蜀都所的势力范围,正式进入到武侯祠片区,继续再往前就是蜀大所属的一大片区域,就整个路程来说,蜀大到蜀都所之间的距离还算是比较近,也就几公里而已。

    说起来,这蜀都飞机所同蜀大之间的合作是一点都不少,蜀大也是有很强的航空专业办学底蕴,从抗战时期就开始发展航空专业,建国后的52年,又和帝大、青华、西工大、复旦等八所学院的航空系一起,各自抽调精英合并,就整合成现在的帝都航空航天大学。

    所以蜀大的航空专业也是相当不错,只不过后来是因为各种原因才慢慢地鲜有听闻,但即便是三十年后,其专业能力依旧在航空航天专业相关大学院校中排在第八位,但真要说起来,还算是有些没落了,不过八十年代的时候,各大高校都是才刚从大革命中翻身,起跑线也差不太多。

    所以这时候蜀大航空系同蜀都所之间的合作,因为地域的原因,双方的交流还挺多,甚至一直都没有断过,虽然共和国的航空工业专业教学主要以西工大、北航为主要领头羊,但很多基础的人才,还是要靠其它学校的航空专业一起提供。

    这一路上,汪正国是按照记忆来到了本应该是代表着高大上的光学实验室,但实际上,这就只是一处偏僻的红砖小平房改造而成,要是再往后几十年,就这种简陋的房子,你别说用来做蜀大这种国内一流大学的实验室,就算是在大中专院校,那也只能做杂物间使用。

    但在咱们共和国这地界,凡事都要说个特殊性嘛,毕竟现在只是八十年代,能够有一间可以自由使用的实验室,这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有的时候也不要奢求太多。

    汪正国早早来到实验室,主要还是得先一步打扫卫生,不然怎么对得起打下手这个光荣的职业,好在自己手里有一把钥匙,倒是方便了不少。熟练地找到钥匙开门,再推开,一眼望去是实验室内寥寥无几的老设备,其年级可能都快和汪正国差不多大小了,有的甚至比汪正国还要痴长几岁。

    再次打量这实验室,说实话,还真就不咋滴,唯一就好在也算是一个可以动手做实验的地方,算是能够接触到实践的边缘。

    熟练的擦拭设备、扫地,尽管这些工作在周五离开的时候就已经做过一次,但一想到好歹这门口是挂着“光学实验室”的招牌,一尘不染是要尽全力做到的,可能现在客观情况难以满足光学实验室的苛刻要求,但实验养护人员的态度和必要流程是一定不能少,按照老师言传身教的说法,这是一种态度和习惯的养成。

    若是在以前,对于这种吹毛求疵,看起来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要求,汪正国绝对是各种不满、磨洋工,但现在嘛,好歹上辈子也是当老师的,这种实际动手操作训练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有什么好处,这都是深有体会的,真正换位思考过后,很多事情其实也就能理解了。

    重生了,但依旧还是要活的自在,哼着歌做各种准备,眼看着到了上班时间,再竖着耳朵一听声音,就知道门外有人到来,光学实验室这边比较偏僻,一般很少有人过来,而且还是现在这时间点,那肯定就是刘教授无疑了。(记住本站网址,Www.XS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工业之流光岁月不错,请把《工业之流光岁月》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工业之流光岁月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